第十一節 切入點(第2/2頁)

“曹河川已經把胡志洋要去了,恐怕跟你的就只有張瀚了,張瀚雖然比你大幾歲,但是恐怕在經驗上還欠缺,不過此人很好學,性格也好,你可以好好帶一帶他。”沙正陽搖搖頭。

“我就知道好用的人落不到我手裏。”盧雅也不是很在意,要說經驗,誰也不比誰多多少,關鍵在於你肯不肯學,肯不肯幹,張瀚肯學肯幹,那就沒啥學不會的,態度最重要。

“你在競聘時提到了食品和鞋帽,我有點兒觸動,食品產業你覺得是我們打開突破口的最佳方向麽?”沙正陽其實也早就考慮到了食品產業,但是盧雅想得更具體了,他還只是考慮到了一個大方向。

“其實我之前都提到了,現在我們開發區情況這麽差,完全沒底子,你不從食品這些低門檻的產業做起,怎麽來實現建發司那邊的土地高周轉?”

盧雅頓了頓道:“電子電器產業肯定是未來宛州的優勢產業,但是這個行業的門檻相對較高,就算是元器件產業,也需要一些龍頭來帶動,但現在宛州這邊的龍頭還欠缺點兒火候。”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的意思是先用食品產業把宛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的聲勢造起來,做大,然後再來考慮宛州從自身定位來考慮的主導產業發展?”沙正陽微微點頭。

“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盧雅又猶豫了一下才道:“實際上我個人認為,目前宛州真的沒有什麽資本來談什麽選擇主導優勢產業,要談這一點,我估計漢都開發區都還要假以時日,嗯,估計也就是漢都高新區要往自己臉上塗脂抹粉的話可以說說,實際上他們仍然做不到,或者說只能哄哄自己。”

“盧雅,你這話可把漢都那邊挖苦得夠嗆啊。”沙正陽笑了起來。

“我去過燕京和滬上以及深圳考察過,真正能談得上所謂高新優勢產業的,大概只有燕京和深圳,尤其是深圳這邊做得好一些,滬上那邊浦東大開發,但主要還是以金融貿易這一類基礎性的產業還在打底子,或許兩三年後能見到成效,漢都那邊,我估計98年以後能有成果就算是發展得比較快了。”

只有沙正陽一個人,盧雅也沒那麽多忌諱,“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看法,不敢妄言,免得別人又要說我太過悲觀,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了。”

“不,你這個觀點很實際,像我們宛州這種情況,很容易走兩個極端,一個就是覺得自己宛州是全省僅次於漢都嘉州的大城市,人口比漢都還多,地理區位也很好,沒理由發展不起來,應該是要著力培育符合我們市情的主導產業,忽視了我們自身的基礎。”

沙正陽卻很重視盧雅的這個觀點,“另一種就是覺得我們宛州地處內陸地區,既不是省會,也不像嘉州那樣有雄厚的工業基礎,所以有些自暴自棄,覺得隨便那樣,只要願意來咱們這裏,咱們都應當不加選擇的奉若上賓,這兩種觀點都很有市場。”

“這是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混合了自卑和自傲,左傾到右傾。”盧雅撲哧一聲笑了起來,“這種心態在沒有底氣的地方尤為突出。”

“喂,你現在也屬於其中一員,請不要用漢都人的觀感來看好不好?”沙正陽沒好氣的批評了對方:“你要迅速融入進來。”

“我已經融入了進來。”盧雅不服氣的反駁:“難道我這不是在為開發區考慮麽?”

沙正陽眯縫起眼睛,“看樣子你是胸有成竹了,我倒是多慮了,你打算從哪些方面著手?”

“當然是食品行業了。”盧雅也不客套,“我提到了,糖果糕點產業,我去年去過珠三角和閩省一次,發現這些區域的糖果糕點產業蓬勃興盛,尤其是港資企業特別多,這些商人對成本十分敏感,而食品原料到處都能有貨源提供,所以我準備在這方面下手。”

“還有麽?你這太泛泛了,我覺得你應該還有大的動作。”沙正陽還是比較了解自己這個老下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