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節 尋找新機遇(第2/2頁)

“你好像有些顧慮?”盧雅敏銳的覺察到了這一點。

“嗯,東方紅擴張勢頭太快,管理人才跟不上,本身做茶飲料就從自然堂抽走了不少一些人,現在如果要做方便面的話,恐怕有些吃力。”沙正陽思考著。

“這你可以和寧總商量一下,我覺得這是個機會,不容錯過。”盧雅建議道。

……

盧雅的建議的確給了沙正陽一個啟迪。

方便面產業的確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產業,而且從頂益和統一進入大陸市場就開始一路狂奔就能知曉,這個市場有多大,沙正陽也有印象,巔峰時期是千億級別的市場。

更為關鍵的是這個產業對剩余勞動力的消化相當大,同時也能帶動相關的印刷、塑膠、紙品以及輔料產業的迅猛發展。

問題是東方紅集團的攤子已經鋪得夠大了,再要保持這個擴張勢頭,恐怕就真的要步子太大扯著蛋了。

對於東方紅來說,礦泉水和茶飲料這兩塊已經毫無疑問必須要在渠道上發力鋪設,這樣優勢的渠道無論是頂益還是統一都無法比的,沒有理由這樣的優勢不利用起來。

沙正陽也清楚頂益和統一都不會接受與東方紅的合資,在擴張上東方紅集團的人才儲備已經有些捉襟見肘了,所以這一點上該如何做,還要三思。

這是一個時機問題,同時對於東方紅集團來說,又是一個定位問題。

沙正陽為東方紅集團的定位就是一個大型綜合性的食品集團,這是東方紅集團的根基,當然可以通過輸出投資來實現企業的資產增值保值,同時跨界進入一些看好的新興產業中。

比如進入宛州電器就是這樣一個舉措。

但這歸根結底還是得建立在根基穩固的前提下,也就是東方紅集團的食品這一板塊必須要成為牢不可破的金身。

從目前來看,自然堂已經隱隱有了行業霸主的氣勢,當然能和自然堂並肩而立的也還有幾個,不過自然堂並不畏懼。

茶飲料一旦發力,沙正陽相信這個領先優勢頓時會把競爭對手拉開一大截,五月,自然堂茶飲料有限公司的自然冰綠茶和蜂蜜茉莉花茶就要正式登台亮相,相信會給整個飲料市場帶來一場狂波巨瀾。

如果能夠在方便面這一塊上也占據一個版圖,那可以進一步夯實東方紅集團在食品行業的霸主地位。

在這個問題上,寧月嬋、毛國榮、高柏山、寧月鳳他們已經逐漸接受了這樣一個理念。

想到這裏,沙正陽覺得還是要和寧月嬋那邊商量一下。

“嬋姐,在哪兒?還在忙?可要注意身體啊,虹姐這邊我可是隨時敲打著,你那邊隔得太遠,我可關照不到。”打通電話,沙正陽以無比隨意的語氣問道。

接到電話的寧月嬋一陣臉燙心熱,咬了咬嘴唇,站起身來,鎮靜了一下情緒,對會議室裏的一幹人道:“我接一個重要電話,你們先討論著。”

隨即寧月嬋便疾步出了會議室,引來一幹人的面面相覷。

這位寧總可是很少有這種情形的,很多時候都是直接掛了,或者就是一句話“我在開會,下來再說”就擱了,今天這情形可不一樣。

“怎麽了,正陽?你在哪兒?你回來了?”寧月嬋走到走廊的另一端,直接進了自己的辦公室關上門,這才道。

“沒呢,太忙了,沒時間回來。”沙正陽笑得很開心,“你在開會?”

“嗯,沒事兒,就是一個例會。”寧月嬋收拾了一下心緒,“你和虹姐都不回來,月鳳在新湖也是一兩個月看不見人影,柏山也是到處奔波出差,加上毛哥也是到處飛,我現在就成了孤家寡人了,再也找不到原來那種感覺了。”

沙正陽忍不住皺眉,怎麽素來直爽大方的寧月嬋也變得有點兒多愁善感起來了?這可不是一個好現象。

但轉念一想,也的確如此,習慣了原來那種大家齊心協力的感覺,現在陡然形只影單,肯定有些不習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