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節 進入狀態,庖丁解牛(第2/2頁)

就目前來說,真陽縣委仍然是沿襲了宛州市委的模式,除了書記袁成功和兼任縣長的副書記沙正陽外,分管黨群的副書記周素林,分管經濟工作的副書記丁希慎,副書記兼紀委書記的嶽德斌。

小會議室兼著袁成功的會客室,面積不大,但是布置得很雅致,兩盆金彈子擺放在遙遙相對的茶幾上,還有一株巨大的羅漢松置放在專門留出來的一角,典型的川派盆景,極有氣勢。

“正陽來了,下一步的工作恐怕需要盡快熟悉,林書記和馮市長都分別與我和正陽談了話,今年我們真陽的任務很重,現在已經是五月份了,半年時間一晃而過,下半年壓力更大。”

袁成功翹著二郎腿,居中而坐,一只手在茶幾上的筆記本上輕輕點著,很隨意的點評著。

“市委對我們真陽的要求也很明確,就是要讓我們真陽與經開區加上東峽,成為宛州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這既是我們的光榮,也是我們的責任,……”

宛州市委放棄了宛陽,而把更多的期望值放在了真陽身上,這讓袁成功既感到得意,也有些壓力,沙正陽來真陽當然不是吃閑飯的,林春鳴他們委以重任,就是希望自己和沙正陽能打出一片天地來。

“正陽,雖說你初來乍到,本不該讓你這個時候就要發表意見的,但是我想你在經開區工作這麽久,而市經開區又和我們縣經開區緊鄰,說得上是一脈相承,你不妨根據你以前對我們真陽的看法,談一談你自己的觀感和想法,我們身處局中,或許看不清楚,但是你現在還算保持著一顆局外人的冷靜心態,可以更客觀的分析判斷我們真陽當前存在的問題和弊病。”

幾個副書記都望向了沙正陽,尤其是丁希慎。

周素林顯得很淡然,只是看了沙正陽一眼,目光重新回到自己腿上的筆記本上。

而嶽德斌的目光裏卻有些探究的味道,沙正陽的名氣很大,以至於無論是誰都難以對其不感興趣。

“既然袁書記要我說一說,對真陽的總體看法,我就說一說,不過我之前對真陽了解並不算多,只能根據我對真陽縣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發展,對真陽縣作為一個人口大縣,一個西部北部還有著廣大的農業區域的農業大縣的一些粗淺看法,未必正確,姑妄聽之。”

沙正陽說得很客氣,但是幾位副書記和一旁坐著記錄的縣委常委、縣委辦主任許亞軍卻都豎起了耳朵。

“先談談縣經開區,這大概是我了解得比較多一些的一面。”沙正陽一旦進入自己的思維模式,就不會再客氣。“給我的感覺,真陽縣經濟技術開發區還是有些保守了。”

“可能在前期,真陽縣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發展勢頭還是不錯的,我之前來單獨來看過,對真陽縣經濟技術開發區裏的企業投資規模、產業類型、工人人數、年銷售額、利稅狀況,都做了一個比較詳細的了解,如果是放在92年以前,這個規模和發展勢頭算得上是不錯,但是如果放在現在,就顯得有些落伍和滯後了。”

“首先來說說產業導向,從表面上看,真陽還是在按照市委提出的打造電子電器產業這個支柱產業的導向在走,但是產業規劃上略顯淩亂,招商引資力度不夠,使得整個產業的綜合布局上沒有形成互補和產業鏈條,更像是一種無序競爭,根本沒有形成一加一大於二的產業鏈。”

沙正陽語氣裏越發尖刻犀利。

“其表現在企業個體上就是個體規模小,產品科技含量低,產能規模小,競爭力差,我可以斷言,如果市經開區今年在食品產業上夯實了基礎開始全面轉向電子電器的元器件產業,未來真陽經開區如果還不能拿出有針對性的競爭策略,前景堪憂。”

丁希慎的臉色不太好看,但是他也不得不承認沙正陽所言是事實。

不過事實是事實,如何來解決這才是關鍵。

大家都知道這是難題困局,你光是提出來價值不大,你要能拿出解決方案來,你才算是有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