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節 四家人(第2/2頁)

“莉姐,你這話我不愛聽啊,啥叫偃旗息鼓了,總不可能一直在巔峰上翻騰吧?也得給其他兄弟區縣一些展示自我的機會吧?”沙正陽笑著道:“真要天天出現在電視上,只怕東峽和市經開區那邊就要有意見了。”

“正陽,聽說你們正在和飛利浦談建廠的事情?”貝一河現在已經是市委政研室副主任了,也有資格接觸到一些關鍵項目的情況。

“嗯,快了,飛利浦方面已經來考察兩次了,他們希望和華眾電子方面一起形成一條碟機的產業鏈條,同時也希望市裏邊能引入更多的影碟機生產企業,以便於就地消化他們在宛州建成生產基地之後的產能,這一點上市裏和縣裏也在想辦法。”

飛利浦這個項目很花了真陽這邊的一些心思,隨著高升電子的產能不斷擴張,加上索尼和松下乃至三洋這些日資企業都加大投入對機芯研制,恐怕索尼推出自己的機芯並形成產能的時間還會比預期提前,所以飛利浦也有些著忙。

如何最大限度占領市場,並和這些碟機生產主要企業形成穩定的供求關系,最大限度攫取利潤,成了擺在飛利浦面前的首要問題,所以宛州這個既有具有MPEG解碼芯片巨大產能的華眾電子,又有目前國內生產能力最強市場占有度最高的高升電子的城市,就成為首選地。

如果在這裏建廠,以宛州地處天下之中的區位優勢可以使得運輸優勢凸顯,再加上相對廉價的薪資條件,的確非常合適。

但飛利浦還是希望宛州方面能夠形成一個更為完善龐大的市場體系,比如能夠有更多的影碟機企業能落戶宛州。

在他們看來,影碟機整機制造並不是什麽高技術行業,有華眾電子這個目前力壓斯高柏的MPEG解碼芯片生產企業在這裏,又有著較為充裕的電子零部件供應鏈,完全可以吸引到更多的影碟機企業來這裏落戶。

這主要看宛州市委市政府有沒有這個心了。

“可是對高升電子來說,恐怕並不願意見到這種情形發生吧?”貝一河遲疑的問道。

他知道沙正陽和高升電子段庸銘關系莫逆,華眾電子也是沙正陽一手引來,高升、華眾,乃至三洋若斯和華峰,背後都有東方紅的資本作為紐帶,而沙正陽則是穿針引線者。

這的確在較短時間內就讓宛州產業結構優化實現了巨大突破,雖說各家利益牽纏糾葛不清,但畢竟還是各是各家,利益也不可能完全一致。

如果真要有新的影碟機廠家來宛州落戶,肯定會對以生產影碟機的高升電子形成一定的沖擊。

“老貝,你太小看段庸銘和高升電子的氣魄了。”沙正陽擺手,很淡然的道:“高升電子已經不滿足於在普通的影碟機上掙錢做文章了,產能達到一定程度,實際上對管理也提出了很大挑戰,而且過分擴產,未來一旦市場波動,也會帶來很大的浪費和損失,他們不會意識不到。”

“你的意思是高升電子產能已經到了極致了?”貝一河追問道。

“段庸銘和他的高升電子正在進行優化升級,一方面高升影碟機的市場占有相對穩固,品牌美譽度的提升就成了他們的首要問題,提升產品技術性能,完善質量體系,這才是他們現在主要精力所在。”

沙正陽在這個問題上和段庸銘、宗文峰已經探討過多次,早已經確立了下一步的發展方向,盡可能的避免和中低端的影碟機品牌,尤其是國產品牌去打價格戰。

雖然這看似不可避免,但可以通過提升技術層次和產品档次來減輕這些方面的壓力,在這一點上,從一開始就有著較為充分準備和技術儲備的高升電子顯然有思想準備。

“另外他們也在升級影碟機整體體系性能,或者說正在為下一代影碟機做準備,這就形成了一個梯次結構,目標是瞄準日韓產品,尤其是索尼、松下、先鋒這些品牌,早已經不把新科、先科、長虹、萬燕這些國產品牌列為競爭對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