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節 改革永遠在路上(第2/2頁)

無論是褚玉林還是王凡都覺得這一趟來對了,撿到寶了,這家夥不但是一個腹中有料的家夥,而且這家夥也敢說。

這個年齡的幹部,不該是韜光養晦靜熬資歷,等待資歷足夠再來一鳴驚人麽?

這直接顛覆了二人的觀感,甚至直接被沙正陽的觀點言論給刷新印象。

“活力和效率,公平和民生?”褚玉林和王凡都在咀嚼著這兩句話裏隱藏的具體含義,一時間覺得這幾個詞語裏豐富的內涵讓二人都有些動容。

“對,活力和效率,公平和民生。”沙正陽也在斟酌著如何來詮釋這兩句話四個詞的意思。

要讓這兩位眼高於頂,來自己這裏甚至有點兒居高臨下的經營記者真正折服,不是那麽簡單的事情。

但如果能夠打動這兩位記者,讓他們在對自己在長川實業的改革話題上多闡述一些內容,或者說加入自己的一些私貨,也許既能讓他們感覺到不虛此行,同時也能讓自己的一些想法觀點讓更高層面的領導所看到,進而引起一些關注。

能實現這個目的,也不枉自己如何查煞費苦心的準備了。

“所謂活力,我的理解就是一個企業如果沒有自身的目標和為實現目標而制定的切實可行的戰略和計劃,沒有一個為之奮鬥的團隊,而只是希望得過且過,那這個企業哪怕現在狀況再好,都是失敗的。”

沙正陽毫不諱言,“我認為當前長川實業旗下的房地產板塊基本上是失敗的,當然這其中可能與政策和市場有一定關系,但是內因還是本質,……”

褚玉林和王凡都是對長川實業房地產這一塊是做過一番實地調查的,這是長川實業排序前三的一大板塊,龐雜而散亂,項目多而散,大多數都是一些半拉子,甚至有些還能追溯到五六年前在海南和北海的地產泡沫中難以自拔的一大堆爛尾工程。

沙正陽的這個自我剖析不可謂不坦率。

“這麽說來,沙總對房地產市場是寄予厚望了,您覺得這個領域未來會有大發展前景?”

免不了又是一番忽悠,夾帶私貨也免不了,從兩位記者錄音筆一直常開,筆記本的不斷翻篇,就能感覺到這兩位記者對沙正陽的觀點有多麽濃厚的興趣。

“沙總,您的觀點很深刻而犀利,甚至有點兒鐵口神斷的感覺,我們也很期待你的論斷最終被證明,那我們還是言歸正傳,活力這個詞語我們能明白是什麽意思了,但是如何來實現這個活力,就是通過你們現在的競聘模式麽?”

王凡率先問道。

“要理解活力,需要和效率結合起來。”沙正陽略微思考了一下,便徑直道:“活力是內核,效率既是其體現形式,又是實現活力的保證,……”

“……,效率是什麽?這是一家企業在市場經濟大潮中耐以生存的保證,計劃經濟中,效率往往被放在最後一位,甚至忽略不計,但是在市場經濟中,沒有效率,你就是死路一條,……”

“怎麽來激發活力,提升效率,這就是我們采取組團競聘要做的,事實上我們毫不諱言,基層職工很重要,他們是根基,他們能決定這個企業的存在,但是決定一個企業能不能向好,關鍵還在於這個管理團隊,我所指的管理團隊,是一個廣義的,包括決策團隊,管理團隊,技術團隊,後勤保障團隊,……”

褚玉林點點頭,和其他的那些企業負責人不一樣,沙正陽在這個問題上更坦率直接,不像有些人那樣動輒把普通職工的重要性提到最高位置,但實質上在工作中卻把普通職工的利益拋之腦後。

“作為管理團隊,一個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要讓包括每一個普通職工所付出的所創造的勞動價值得到充分體現,為讓他們為自己的勞動獲得與其勞動價值相當甚至更好的報酬所得,這就是一個團隊的價值體現,……”

唰唰的筆尖在紙上形成的響聲,襯托著辦公室裏的氛圍更加空靈而高遠,一時間沙正陽自己都有些沉醉了,嗯,膨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