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節 抱薪救火(第2/2頁)

龔忠倫一聽也就對李銘這位同學失去了興趣,但是他還是對這封郵件中的內容頗為關心。

“那您的這位同學對未來煤炭市場怎麽看?”龔忠倫問道。

“眾說紛紜,意見也不一致,東南亞經濟的確出了一些問題,這一點不容否認,也多少會影響到國內,但是主流觀點還是認為影響會非常有限,基本上對我國經濟沒有什麽幹擾,而且從部裏邊和他本人的觀察來看,國內經濟持續高增長,在電力需求上增長也很快,下一步中央可能有意要進一步加大對電力方面的基礎設施建設,不過這可能要等到明年兩會之後新一屆中央政府成立之後了,但總體來說局面還是向好的,對煤炭需求應該會穩中有升。”

這也符合李銘的看法。

沙正陽的觀點在國內一些媒體上也有報道,也有一些反響,李銘也清楚沙正陽不是一個信口妄言之人,敢這麽說,肯定還是有些依據,當然更多的還是出於一些他個人的目的,這讓李銘很是不齒。

“那下一步……?”龔忠倫有些遲疑的問道:“我看長河能源現在就是打著拖的主意,東神那邊意見也很大,但是袁增橋在長河能源集團裏邊說不上話,我感覺他的話語權恐怕還不如沙正陽,他大概也不願意和尤省長激化矛盾吧。”

龔忠倫輕飄飄的話語裏無疑帶有一點挑撥的味道,這讓李銘很不悅。

工作了工作,固然大家在觀點還上不一致,但是他李銘也不需要誰在這方面還來給他支招,那太低劣了。

“長河能源集團那邊就暫時放一放,我和老尤談過了,他主要還是考慮到在出海戰略上的投入較大,另外就是成品油銷售網絡組建上,各省估計在這方面的信心不是很足,所以在組建各省公司問題上,他們大多選擇出資占股比例不高,都在百分之三十以下,這也加重了長河能源資金上的壓力。”

這裏邊有客觀理由,但是同樣也有主觀因素,但是尤萬剛能拿出這樣一個解釋來也很不錯了,畢竟那是企業行為,人家也沒有說取消這個項目,而只是說暫緩推動,等到明年來。

“那我們……”龔忠倫當然也明白其中的奧秘,李銘和尤萬剛已經在這個問題上達成了妥協,他也無可奈何,但煤炭工業局不可能就這樣無聲無息的偃旗息鼓了。

龔忠倫也知道明年隨著機改,煤炭工業局也不會再保留,自己去哪裏的事宜也就擺上了台面,他正想利用這幾個月時間好好做點兒成績出來,也好引起主要領導的關注,沒想到卻被長河能源這邊打了臉。

“伊東煤業那邊你盯著點兒,另外你可以多跑一跑武陽和秦都,他們那邊也還有一些企業正在積極跑擴建項目,我覺得只要條件具備成熟,完全可以在程序上加快,上個月我去秦都,秦都市委市政府在這方面的積極性還是很高的,武陽那邊也差不多,所需手續程序煤炭工業局幫著協調跑一跑,爭去搶在明年兩會之前再敲定一批好上馬。”

東方不亮西方亮,長河能源不識擡舉,李銘心裏也給對方記了一筆,未來會有他們找到自己名下來認錯的時候,但是這並不影響其他方面的工作,其他方面該做的還得要做起來,自己不可能和這些人一般見識。

“行。”聽到李銘提到了要在明年兩會之前敲定一批項目,龔忠倫心領神會。

每年兩會都是要上台作相關的報告的,而明年又是換屆年,更是意義非比尋常。

雖然作報告的是王雲祥,但是對整個政府報告的撰寫李銘要在其中承擔審稿的主責,這其中在經濟這一塊工作上,要有所體現,當然就需要一些素材。

龔忠倫也希望自己能夠有所表現,明年機改,自己也可以借此謀求一個更好的機會,如果能夠到地市下邊去擔任主要領導,那就最好不過了,而要想實現這個願望,李銘這邊就必須要抓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