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節 屢有新意(第2/2頁)

他們能很遊刃有余的從政府角度來考慮企業問題,這樣兩相結合,就能實現完美結合。

像他剛提出的這些問題,公益性崗位問題,勞動人事部門大概從來沒想到過吧?

民政部門大概也就是有一個粗框架的方案,但是具體如何來操作,怎麽執行,恐怕都沒有細則出來。

真正到了火燒眉毛需要實施的時候,只怕還需要幾個月來慢慢研究具體實施細則和標準。

這種惰性慣性帶來的效率低下在各級政府都或多或少的存在,已經成了一個通病。

“嗯,你提的這幾點我都記下了,下一次省政府常務會議上我準備提出來,我也需要向王省長匯報一下。”尤萬剛點頭,“正陽,你考慮問題很周全很深刻,很難得,希望你繼續保持這種狀態,現在像你這種能夠從多角度來思考問題的幹部太少了。”

“省長,我也不是擔心麽?”沙正陽笑了起來,“這麽大一樁事兒,就輪到我趕上來吃螃蟹了,萬一出點兒事,怎麽對得起你和鐘總的信任和期望?總得要務求做到最好,盡可能避免各種可能出現的風險。”

“嗯,那邊職業培訓問題,我也已經和相關部門打了招呼,職教體系要有針對性的拿出培訓方案和意見,認真落實培訓和就業之間的聯動性一體性,不能培訓了,結果人家需要就業方卻用不上,那就成了笑話了。”

尤萬剛作為分管工業的副省長,深知這第一仗不好打,打好了,自己功成名就,搞砸了,自己恐怕就要終生背負一個陰影了,所以他才會把沙正陽牢牢扭住,就是要讓這個腦瓜子特別好用的家夥多給自己出一些盤內招。

“省長,我個人觀點,其實一些私營企業也可以納入就業崗位貢獻上來考慮,不要覺得私營企業就只能解決進城農民工或者街道上的待業青年,其實很多崗位一樣可以提供給這些下崗再就業的職工,可能最初他們會有一些心態上的不太適應,但我相信隨著時間推移,時代變化,他們會發現在私營企業就業會成為一種常態化普遍化的趨勢,所以也會慢慢適應,……,無論如何,只要貢獻一個就業崗位,就能減輕一份壓力。”

“還有麽?”尤萬剛點頭。

“還有就是低保制度體系問題。”沙正陽思考了一下,“我們漢川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九十年代初就開始建立,但是並不完善,而且在標準上也偏低,隨著社會發展,人民生活水品提高,這個標準也需要與時俱進,但在審核上卻應該更加規範和嚴格,防止有人在其中以權謀私和做手腳,現行的低保體系更多的是由基層政府主導,不太透明,所以隨著國企改革推進,會有一大批家庭需要解決低保問題,如何讓這個制度更透明公開公平公正,我覺得是不是可以考慮采取最基層下邊篩選、推舉和公示等方式來進行,通過群眾來參與和監督,能夠更好的體現人民當家作主。”

尤萬剛忍不住想用筆記本記下來,但還是忍住了。

他不分管社會保障這一塊工作,但是隨著國企改革,很多後續問題卻又和社會保障息息相關,所以他又不得不關注這一塊工作。

沙正陽的這個提議很有亮點。

群眾參與,群眾監督,這其實是在為未來可能遭遇的下崗職工參與低保體系做準備,現在城市中真正享受低保政策的人數並不多,但是一旦國企改革帶來大量職工下崗後,那麽這兜底體系就非常重要了,而且必須要把這個體系充分運用起來。

“嗯,正陽,要不你把你的這個想法寫出來,我看看。”

尤萬剛最終還是沒有忍住,又給沙正陽分派了一個份外工作,沒辦法,能者多勞嘛,沙正陽也知道這是自己嘴欠,總得要找點兒活兒幹心裏才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