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節 發展才是解決矛盾的最好手段(第2/2頁)

傅蕾選得很好,而且積極性也已經被充分調動起來,沙正陽也在嘗試著把總經理的職責慢慢移交給對方,雖然這會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但是他相信傅蕾也感受得到,正因為如此,傅蕾的表現才越發活躍。

當然沙正陽同樣也沒有丟開梁逢春和曹漢錦二人,只要願意做事情,那麽他都願意給對方這樣一個機會,更何況二人也並非那種毫無能力之人,至於說以後企業發展了,還能不能勝任,那又是下一階段的事情了,現階段就做好現階段的事情。

……

一旦忙起來,沙正陽發現時間就過得特別快,他幾乎沒有什麽感覺,就已經進入了12月了。

長川實業的各大板塊,基本上都按照建築板塊模式進行了整合和競聘,而對於企業職工的精簡也在有條不紊的推進,這一塊也是沙正陽和傅蕾最重視的工作。

有接近兩千人的職工要下崗,分布在武陽、秦都和漢都三地,其中武陽和秦都兩地就占到了百分之九十,只有百分之十的在漢都。

當然下崗也分成了幾類,一類是只有兩三年就要到退休年齡,這一類比較好解決,采取提前離崗休息,發基本工資,只等到退休年齡就正式退休。

剩下的就要分成下崗培訓和自動離職類兩類主要的了。

自動離職會獲得符合政策標準的補償金,肯定不會讓所有人滿意,這就需要耐心細致的工作。

這其中本身也就有一部分自己早就在外邊有門道的,有這樣一個機會自然巴心不得走人,所以都還算順利,這一部分都要兩三百號,這也說明這些人在這麽些年的工作積累了屬於自己的人脈資源或者學會了某種既能,早就準備了拿錢走人。

剩下的就是臨時性的遭遇了下崗,一部分人心態比較好,能夠接受這個現實,還有一部分人就是心態接受不了,而家庭情況也困難的,這一部分人就是攻堅中的重中之重,需要認真對待解決,如果到最後一步仍然難以解決好,那麽就要做好最低保障的兜底。

沙正陽和傅蕾把每周星期三作為公司領導接待日,只要沒有特別重要的事情,他和傅蕾二人就負責在公司接待來自公司下屬企業對下崗再就業政策不滿意或者有疑惑的職工。

而且他還和傅蕾約定,每個月的第二個星期三,分別到武陽和秦都的某個企業去下訪,準備將這種接訪和下訪制度一直堅持下去。

當然即便是接訪和下訪,也不可能解決所有問題,同樣也不可能讓每個人滿意,畢竟這是這麽多年積累下來的體系性問題反映到了個人身上,每個人情況不一樣,而政策卻是一樣的,怎麽可能人人滿意?

在國內法律保障尚未徹底跟上的情況下,很多時候就只能通過耐心細致的工作來慢慢解決,最大限度的消減對立情緒,避免情緒激化。

在沙正陽看來這就是國內的司法權威尚未真正建立起來的一個弊病,事實上等到法律權威日漸確立之後,無論是個人還是集體,只要認為自身權益受到了損耗,都可以通過法律訴訟來解決,無論是誰,只要法律判決,那麽就要無條件的服從,只不過要做到這一點還有很長的路來走。

至少這個階段是不可能達到這一步的,還只能通過政府職能部門和企業的工作來慢慢解決,這也需要一個過程,無論是哪一方,都只能在慢慢的對峙、商談和妥協過程中最終歸於各方都未必滿意的結果中接受現實。

這也是改革過程中不可避免的陣痛。

對這一點,經歷過前世中的這一輪改革攻堅的沙正陽有著清醒的認識,對於他來說,只有進一步加快改革,同時推動企業的發展,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這樣才能可以把這種矛盾沖突消融在更多的工作機會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