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意外驚喜,有戲(第2/2頁)

徐耀農的性格很不錯,說話既有分寸,但是卻不遮掩,恰到好處。

“哦?這是個好習慣,據說是前一任地委書記閆明德同志堅持下來的好作風,每個地方的學校應該是最優先考慮的。”沙正陽在寶嶺也見到了這個情況,這一點上他對已經到省人大去擔任副主任的前任地委書記閆明德相當敬重佩服。

這一位老同志雖然在巫陵地區的經濟建設上沒有太大建樹,但是在教育這一塊上卻是做到了最好,以巫陵地區現有的財力物力,最大限度的保證了巫陵地區的教學質量沒有收到經濟發展落後的太多影響,相比之下蒲池地區就要差很多。

“沙主任很了解咱們巫陵這邊的情況啊。”高亞濤也插上話,頗為感慨,“但是隨著經濟發展,時代的變遷,經濟發展滯後的地區在教育上的差距還是會和經濟發展較好地區的越拉越大的,這不是某一位領導重視就能徹底扭轉的,財政的瘠薄使得投入始終不足,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教師隊伍越來越難以維系穩定,都願意往好的地方走,有些甚至寧肯什麽都不要都要走,教學師資力量的流失,一些軟硬件設施的投入也不足,這些都會持續的削弱落後貧困地區的教育水平,這一點上閆書記相當於是幫我們延緩了這一趨勢,但是卻難以改變這一趨勢。”

“高書記說得好啊,一個地方的教育是一個地方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但是要維系在教育上的可持續投入,卻又有賴於該地區的經濟發展,所以這也是一個相輔相成的互動式循環,良性或者惡性,就看這個地區的走勢,但總的來說經濟發展具有主導意義。”沙正陽點點頭,“但無論如何在教育上的投入都是值得的,也是具有前瞻性和遠見的。”

“省裏邊對貧困地區的教育還是十分重視的,省裏一些發達地市對我們巫陵地區進行教育對口幫扶,一個地區對口一個縣,像我們來峰就是宛州對口,對了,紫竹溝中學不少教學器材就是宛州市政府援助的,還有支教的老師,……”縣長敬文洲也接上話,“不過學校現在還只是把教學大樓建成了,像操場、實驗樓等還有很多都還暫時停工,郭專員也幫我們呼籲一下,請地區在轉移支付和專項資金上多幫一把,像紫竹溝中學這樣半拉子的情況我們縣裏還有好幾處呢。”

沙正陽心中也微微一動,春節期間雷霆和雷亞文他們也提及到華泰和華峰方面也願意在慈善事業上做點兒事情,還在商量是不是成立一個慈善基金會,另外段庸銘他們也提及到了可以在教育、扶貧和醫療衛生方面做些事情,如果能夠讓這些人來來峰這邊看看,讓他們親身感受一下這邊的貧困落後情況,也許可以在這一塊上讓他們支持一把。

“郭專員,高書記,敬縣長,徐縣長,要不我們去學校看一看?”沙正陽想到這一點就幹脆做幹,不就是這點兒事麽?雷霆不是一直覺得錢掙多了人生反而變得空虛了麽?正好可以讓他們做點兒有意義的事情,當然這也實地看一看,他可不希望自己的一片好心和別人的熱心被某些人所利用。

幾個人都吃了一驚,尤其是敬文洲本來只是隨口提一提,希望郭業山回去之後能在葉和泰那裏說一說,沒想到卻引起了這位沙主任的興趣,他們也知道這位沙主任來頭頗大,就憑巴書記和葉專員都親自作陪過,就知道不簡單,這倒有了一點兒意外驚喜的感覺。

“好,走,老徐。”高亞濤和敬文洲交換了一下喜悅的眼神,感覺有戲,哪怕是能要到幾十萬的物資,對於縣裏來說也算是減輕一點兒負擔算一點兒了。

一行人在剛剛迎出來的一頭霧水的鎮上領導們的帶路下,浩浩蕩蕩就往學校裏去了。

這會兒已經是下午五點過了,學校馬上就是放學時間,一行人來到位於溝口不遠處,一幢六層樓建築物拔地而起,在背後郁郁蒼蒼的森林掩映下顯得很是突兀,圍墻只是用了很粗陋的水泥灰塗抹,門口兩個燈籠還襯托出幾分喜氣,應該是春節之後尚未取下。

從學校大門通往鎮上的路還只是碎石填補了一下,顯得有些泥濘。

沙正陽的旅遊鞋被踩得一腳泥漿,郭業山和其他一幹人也差不多,但是都無人在意。

鎮上的領導在走近學校時已經開始小跑,大概是準備去叫學校的領導,但沙正陽腳步很快,幾下就走到了大門上。

“老衛,老衛!過來一趟,省裏和地區領導要過來看一下。”鎮上領導招呼著那個正在和一個女教師一道帶著學生們在墻邊鋤草的中年男子,男子擡起黝黑的臉膛,而他旁邊的女孩子也擡起目光望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