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每個人都會不同(第2/2頁)

但是沙正陽很不認同這個觀點,在他看來,在全日制的學校裏,無論是大學還是中專,甚至高中,讀一年的書都要比以後踏入社會之後所取得那些所謂函授和培訓等等所拿到的文憑有價值得多。

而且在高中時代三年所學,能夠讓一個正處於學習旺盛期的青少年在學校裏讀三年書,無論是從基礎知識層面還是從性格養成層面,對一個青少年的未來塑造都是相當重要的。

並不是說社會上的鍛煉不重要,而是在這個年齡階段,學習顯然更重要,哪怕是很多人覺得日後進入社會中幾乎要被忘卻和用不上的歷史地理或者物理化學生物,他們意識不到這幾年學習對自身成長的重要性。

“箬笠,沒想到你在這個問題上看得這麽深,我很認可你的這個觀點,我一直認為年輕人多讀幾年書好處很大,或許他們一時間感覺不到,或許他們相當長一段時間覺得沒啥用處,但是隨著自身的成長成熟,他們會逐漸意識到這幾年書的重要性和價值意義,哪怕考不上大學,多讀三年,一樣意義非凡。”

在這個問題上找到了共同語言,卿箬笠也非常興奮。

在她看來眼前這一位雖然和自己已經漸行漸遠,但是在很多方面還是值得信賴的,而且她也知道對方能耐頗大,或許能夠幫助自己實現夢想。

她是從初一開始帶自己這個班的,兩個班的學生,她擔任一個班的班主任,還教兩個班的語文和歷史,在這樣的鎮一級初中裏,歷史這一類副科一般都是其他老師代著,兩個班一百一十多名學生,如果沒有意外的話,大概只有百分之十的學生能到無極中學或者來峰縣中校去讀高中,也就是說有緊一百名左右的學生他們就會結束他們的學生生涯回家務農,或者出去打工。

而據她的了解,幾乎所有的學生本人都希望能夠繼續讀下去,而按照現在這些學生現有的成績,卿箬笠有信心讓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學生都能考上高中,哪怕縣中校分數線不一定能上,但是起碼在北片區的無極中學是完全可以讀的,而之所以放棄繼續讀書的主要因素不是因為成績,更多的還是家庭經濟原因,絕大多數家庭供他們的孩子完成九年義務教育已經是盡了全力,他們無力或者不願意再支撐孩子們未來三年的學習。

如果能夠有人願意幫助他們解決這個來自經濟方面的問題,那麽卿箬笠覺得自己的學生們中很多人就能圓他們的高中夢,甚至未來的大學夢。

卿箬笠希望沙正陽能夠幫助她的這些學生們一把,讓自己得償所願。

當卿箬笠有些吞吞吐吐的把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時,沙正陽忍不住把目光落在眼前的這個女孩子臉上。

如果說卿箬笠只希望支助那麽三五個甚至十來個學生讀高中,沙正陽覺得都沒有問題,可是這丫頭居然提出了要讓一百多號學生裏只要有條件願意讀下去的學生都能去讀,這就有些誇張了。

這已經不是單純的資金問題了,這還涉及到其他一些考量,資助了紫竹溝中學的這一屆學生,而且是這樣全覆蓋的資助,那麽下一屆乃至下幾屆呢?還有縣裏其他鄉鎮的學生呢?另外這些學生裏肯定有一些家庭本身是承擔得起的,但是家裏缺不願意讓他們再讀下去了,如果為了讓他們讀下去而由資助方出資,那麽這是不是對那些其他鄉鎮本身家庭無法承擔而學生本人又渴望去讀下去的學生的一種不公平呢?

當沙正陽把自己的這些問題提出來時,卿箬笠顯然沒有想這麽復雜深遠,被這些問題給問住了,一時間有些難以回答。

好一陣後,卿箬笠變幻不定的臉頰上才露出堅毅的神色:“我沒有想那麽多,但是我覺得想太多反而會讓我們束手束腳瞻前顧後,喪失了做事情的勇氣和熱情,所以我更願意能做到什麽樣,就盡我之力去做到什麽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