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節 故人們(第2/2頁)

“沒什麽,就問一問。”呂宗平搖搖頭。

經開區是漢都市委市政府的隱痛和傷疤,原來一直視為漢都市的經濟發動機,但最近這幾年裏,卻是每況愈下,眼前這一位就是前兩任的經開區黨工委書記,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經開區的沒落和這一位也有相當關系,只不過這一位卻毫無這種意識。

黃誠離開了,呂宗平卻陷入了沉思。

茅向東的意思還是希望沙正陽主要精力放在招商引資和高新區上,當然可以順帶幫著劉胤伯對整個漢都市的城市綜合規劃做一個總體規劃。

高新區是茅向東一手推出的,原來基本上是一個空殼子,在茅向東來了漢都之後,經過這一年多的著力打造,已經初具氣象,呂宗平也能理解茅向東對高新區的看重,但是在他看來,沙正陽如果主要精力都放在這上邊有些可惜了。

加入沙正陽真的像很多領導所吹噓的在招商引資和眼界視野上都有相當獨到的能力和見解的話,那麽呂宗平覺得城市綜合規劃附帶招商引資可能更能發揮其作用。

但是截止到目前位置,呂宗平還不能判斷沙正陽究竟是一個紙上談兵的嘴炮,還是名副其實的高手,這恐怕還要觀察一段時間才能看得出來。

“市長。”敲門聲傳來。

“進來吧。”呂宗平點點頭,“海洋來了?”

進來的市政府辦副主任高海洋,很不錯的一個年輕人。

呂宗平知道這個年輕人的嶽父是市裏原來的老領導,不過這不重要,高海洋人年輕,但是性格沉穩,做事情踏實認真,而且也有一手好文筆,是顆好苗子。

“這是明天市政府常務會議的議程,秦秘書長讓我拿來,請您閱示。”高海洋遲疑了一下,然後才道:“另外沙市長那裏,需不需要通知,按照省裏的通知,他要後天才正式報到。”

呂宗平擡起頭,“和他聯系過沒有?”

“還沒有呢,秦秘書長就是來讓我請示一下您,需不需要通知他,主要是怕他省發計委那邊工作還沒有交接完。”高海洋小心翼翼的道。

“該通知要通知到,而且明天是常務會議,他最好要到,熟悉一下情況,否則下一回又要等太久了。”呂宗平沒有客氣,“給他打電話,就說我說的,他必須要到。”

高海洋趕緊點頭應是,“那行,我馬上安排人去通知他,另外需要不需要告知他會上需要講哪些方面的工作?”

呂宗平遲疑了一下,沙正陽這還沒有正式走馬上任呢,就讓他對方在市政府常務會議上講工作,這是不是有些為難人?

但是轉念一想,他在發計委呆了這麽久,肯定多少也能從省裏角度來看待漢都市的情況,如果能從這個角度來提一些建議和看法,也許能幫助漢都市的領導們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考慮問題。

來了漢都市這麽久,呂宗平對漢都市的幹部們多少也還是有些了解了。

呂宗平不是漢川本土幹部,他是從中央下來鍛煉任職的幹部,之前他在國務院辦公廳工作,前年到漢川省擔任高官,但是半年之後轉任漢都市市長。

他雖然不是漢川本土幹部,但是他卻是漢川人,漢川夔塘人,只不過現在夔塘已經劃歸嘉州,所以他也只能算是原來的漢川人,現在屬於嘉州人了。

漢川嘉州本屬一家,雖然現在嘉州直轄,但是兩地的風土人情大致一致,來往密切,所以無論是在口音還是生活習慣上,漢西這邊和嘉州之間的差別甚至比漢西與漢東還小。

漢都的幹部論素質都不能算差,幾名副市長中,呂宗平接觸過,都有些能力本事,他也很認可。

唯獨在有一方面讓呂宗平有些難以接受,那就是漢都的幹部們在風氣上有些過於慵懶閑適,如果是老百姓這樣沒關系,但是作為國家幹部,尤其是一級領導幹部,過於懶散,甚至欠缺了一些競爭意識和好勝心,滿足於現狀,這就有些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