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節 指點(第2/2頁)

“雲培縣長,我仔細聽了你和陳縣長的介紹,的確,如果放在全市的角度來說,銀台地理位置屬於中不溜兒的,但是在經濟總量上卻依然保持著中等偏上的水準,應該算是不錯了,不過……”

一般說來領導話語前面表揚,那基本上就意味著這是一個批評來收尾,而且基本上主題意義就是批評了,在座的眾人自然都明白。

沙正陽話語一轉,“但是,市裏認為銀台不應該滿足於現狀,也不該是目前的情形,我們姑且不談市轄區,也不談華陽、金江和西都,我們對比地理區位和銀台相若的驛城、碑堰兩個縣,目前銀台的經濟總量和財政收入仍然高於兩縣,但是從98年到99年的増勢來看,銀台不容樂觀,去年驛城經濟增速突破9%,碑堰也達到了8.8%,但銀台只有7.2%,固定資產投資,尤其是工業固定資產投資更是落後於驛城和碑堰15個百分點以上,這很危險,……”

“我們都知道工業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速意味著什麽,我們國家,也包括我們漢川漢都都還處於一個工業化和城鎮化階段,在工業固定資產投資上保持一個較高增速是我們實現工業化的基礎條件,但銀台在這方面落後了,不容樂觀,必須要迎頭趕上!”

“但怎麽來迎頭趕上?這不是光靠喊幾嗓子就行,政府也不可能用財政來為工業固定資產投入,這就需要我們在招商引資環境上的營造,在針對性的產業培育和突破上下功夫,否則憑什麽你能培育期這個產業,而碑堰和驛城就不行?”

沙正陽話語說得很直白,也毫不留情面,“再具體一點,我們銀台該怎麽做,從哪些方面著手?”

宋雲培和陳鶴都是聚精會神,聽著沙正陽的下一步言語。

“營商環境的改善提升,可能雲培縣長都知曉了,高新區和經開區都在打造一個一站式服務中心的試點,這是全市乃至全省的一個試點,要求對市級行政權力的一個集合精簡,以便於能為來本地投資經商辦企業的投資者創業者提供一個更好的環境,另外高新區在科創園區的打造上下了大血本,各方面的優惠條件吸引了很多創業者來,我覺得這幾方面銀台都應該去學習,如何適合我們銀台本地的一些舉措,我們可以借鑒學習,不適合的也可以針對我們自身做出一些改進調整,……”

沙正陽也注意到宋雲培和陳鶴聽得很認真,所以心裏也舒服了許多,他能做的也就是這一步了,至於說人家願意不願意從內心深處接受,他就幹預不了了,但現在看來似乎對方還真的比較感興趣。

“雲培縣長,陳縣長,不要覺得高新區和經開區就該先行一步,我們縣裏邊就該先等一等看一看,高新區和經開區先行了,未來和市轄區拉來了距離,縣轄區才學,然後才是縣裏邊,這種心態和思維就會讓你們自身陷入誤區,憑什麽我們就要等一等看一看,你銀台縣委縣政府也是一級黨委政府,一樣有自身的職權架構,上邊都開始開口,你們可否主動對接市級部門把自己當成一個縣級試點來搶先一步呢?”

宋雲培和陳鶴眼睛都是一亮。

沙正陽剛才說到了關鍵上。

大家都有這種慣性思維惰性思維,就覺得什麽試點新舉措都該高新區和經開區來試水,成功了,總結出了經驗來推廣,市轄區就緊跟而上,然後才是這些郊縣,可沒想過憑什麽郊縣就不能先來試一試?

這就是固有思維在作祟,或者說是怕冒風險的心態占據主導地位。

而你銀台要想搶先領先,怎麽來突破,不在這些上邊想辦法做文章,難道真的打算和其他區縣排排坐吃果果的比拼?你行麽?

從宋雲培和陳鶴的表情變化,沙正陽知道自己這一番話是擊中了他們內心,都在喊改善投資環境,光靠原來那種重點項目專人跟進的方式已經跟不上形勢了,而是要從根本制度上做一個突破變革,這才能真正實現營商環境的徹底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