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節 組織工作就是人的工作

“萬林,來坐。”沙正陽笑著起身,招呼著對方。

“沙部長,原來部裏邊的一些方案是不是現在都暫時擱一擱?”曹萬林疾步進來,點點頭,坐下,“許部長在的時候提了一下,先搞起來,因為他也說了,可能翻了年之後市裏邊會有一些動作,要我們先做起來,易部長也是這個意見,但現在看來……”

“現在也一樣,工作縣開展起來,但我覺得可能涉及到的一些具體標準和要求,要適當調整一下,嗯,或者說更細化一些,更有針對性一些,不能這樣泛泛的只用德能勤績廉幾個字就歸納了,這不利於市委在下一步進行研究時決策。”

沙正陽對這個問題也思考了一陣了。

他也和易天揚交換過意見,易天揚覺得初篩是沒有問題的,基本標準是有明確要求的,而且也是經過多年的總結積累下來,但是如果要說更具針對性的提供給市委,的確還要有二選,但二選的細化標準,需要認真研究。

沙正陽專門提到了,要結合當前漢都市的實際情況和當下整體發展形勢來研究考慮這個細化標準,也就是說,要更具體到人。

每一個被推薦出來的幹部,履歷上有哪些亮點,在哪些工作崗位上因為什麽工作而出彩,體現在哪些方面,這都要有一些較為準確的記錄。

這個要求可不低。

一句話沙正陽的要求就是,不能推薦出來進入方案的幹部基本上是千篇一律,不能籠而統之,模糊定位,要有一個相對精準細致的刻畫。

你不能通篇考察全都是政治立場堅定,大局觀念強,政治覺悟高這一類套話,放之四海而皆準,而缺點就是脾氣急躁、工作方式方法有待於進一步提高這一類不痛不癢的問題,乃至在談到某些工作上表現優異,成績突出這些話一樣很難讓人信服,那這樣的考察沒有太大意義。

因為這類幹部乍一看,無論放在哪個位置上都差不多,既顯不出他的優勢,也看不到他的弱點,誰來都一樣,誰到哪個崗位上也都差不多,那就真的成了吃混堂鍋魁了。

但沙正陽看過原來組織部搞的一些考察方案中收回來的東西,實事求是地說,意義不大,而真正有價值的東西可能都在某些人腦袋裏裝著,但卻沒有拿出來。

不拿出來的原因是有些觀點看法似乎不好拿出來交流,或者說太過於具體,而這恰恰是沙正陽所需要掌握了解的。

幹部考察工作,的確不是一個可以用具體數字量化的工作,雖然某些特定工作上可以采取這種方式,但是德能勤績廉,誰占多少,誰能一票否決,這些都不是一兩句話能說得清楚的。

有才無德當然不行,但有德無才又有何意義?德才如何體現,需要績來,但績這個東西,既具體也抽象,每個不同領域所取得的成績,價值意義如何界定,分量孰輕孰重,這也是問題。

所以沙正陽才希望描述更具體更精準,但是不宜用具體量化分數來評定。

沙正陽很耐心的向曹萬林介紹了一下自己的一些意圖和想法,曹萬林不愧是老搞組工的,基本上一點就透,只不過明白之後,卻對沙正陽的這個要求感覺到了一些壓力。

“沙部長,您這個要求可就有點兒不一般了,我大概明白你的意思,也就是說,市委未來在對一個幹部任用上有更為精準的定位,嗯,或者說領導們在研究時要對這樣一個幹部有著更直觀更細致的了解,比如某項工作上他是如何取得了什麽樣的成績,某個時段上,他在哪些工作上有什麽樣的突出表現,這對我們組織部門可是一個挑戰啊,不但是工作量加大了,而且對下邊反饋單位和部門也有相應的提高啊。”

曹萬林忍不住撫摸了一下下頜,皺起了眉頭。

這位新來的部長未免有些挑剔了,如果每個幹部都要按照這樣的標準來考察,那組織部就是在增加一倍人手也別想幹好。

尤其是一些臨時動議考察說來就來,你怎麽可能在那麽短時間內就做到這種程度?

如果說某一輪考察人數較多,涉及到職位較多,一樣是難以面面俱到,這不太現實。

“怎麽,老曹,有難度?”沙正陽笑著問道。

曹萬林負責分管幹部一處、幹部二處、幹部三處工作,也就是說在幹部調整考察上主要工作是他在抓,當然作為常務副部長的易天行要居中協調,負責日常工作。

據沙正陽所知,許晉九時代基本上就是這樣,除了抓主要重大工作外,許晉九對日常工作關注已經不太多,更多的是交給副手們去做。

不能說許晉九的這種方式不好,適度放權也是一種工作方式,甚至可以調動起副職們的積極性,但是沙正陽覺得起碼自己現在不會采取這樣的方式,而需要適當收一收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