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節 組織工作就是人的工作(第2/3頁)

要等到整個市委安排的主體工作基本告一段落,市委組織部這邊的工作也要按照自己的思路基本理順,他才會考慮向許晉九那樣適度放權。

“沙部長,您這麽問,我肯定就要實話實說了。”曹萬林斟酌了一下,才緩緩道:“如果是領導交辦的個別幹部考察,用這種方式肯定可以,但就普遍性來說,很難適用啊。”

沙正陽很欣賞曹萬林這種實話實說但是卻又有理有節的說話方式,這樣很利於大家溝通商量。

“我也承認用這種方式來肯定可以更直觀更細微更客觀更具針對性的把幹部的一些閃光點和缺陷體現出來,但是就目前組織部的工作模式來看,一旦常規性的成批量的考察,是沒有可能做得到這一步的,這是一個系統化的工程,要求的也不僅僅是市委組織部,甚至也是對下級黨委和組織部門提出了相當系統化的新的工作要求,這不是短時間內能夠做到的。”

曹萬林字斟句酌的把自己的觀點闡述出來,他覺得沙正陽有些急於求成了。

或許這位新部長新官上任,的確想在主要領導面前做出點兒成績出來,而他原來在高新區和經開區,擔任市長助理,甚至在省發計委似乎都做得很成功,到市委秘書長位置上,有一把手的刻意維護,也沒有問題,但組織部不一樣。

組織部的工作是直接對黨組織,更細化一點,那就是對人。

組織,班子,有戰鬥力,那麽各項工作才能做得好,而組織動員能力是共產黨打天下治天下的根本保障,而班子建設是組織建設的核心。

沒有一個強有力班子,組織能力建設就無從談起,而班子是什麽構成的,就班子成員,班子成員組成,通過民主集中制來體現黨的領導,最終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

組織部的工作說到底,就是對下級黨組織,對班子考察、選拔和建設,乃至對班子成員的考察和培養。

可能這個說法有失偏頗,但是核心卻差不多。

曹萬林開誠布公,甚至不太客氣,但在沙正陽看來這卻是大實話,他也沒有指望短時間內就能把這項工作一下子就推進到位,全部落實下來,無論是從哪方面,一時間都還力有未逮。

一項創新的工作,要有前期的各種準備,一是思想觀念的轉換,二是通過試點取得經驗,第三才是總結經驗後的推廣,沙正陽準備花一到兩年來對目前考察方式方法進行一些創新式的改革,以確保未來組織部門的工作能夠跟得上新時期下漢都市委的要求。

所以他要說服易天揚和曹萬林。

易天揚態度中性,可能是覺得沙正陽沒有經驗,冒然推動這樣一項工作,引起一些反應,曹萬林更實在一些,更多的是從具體困難上說事兒。

既然易天揚有等看的心態,沙正陽也理解,不過他不會等待對方,曹萬林的態度在沙正陽看來還更爽直一些。

只要說到一條路上,認可自己的工作思路方向,那麽困難可以一個一個來克服,問題可以一個一個來解決,先易後難,先試點,後推廣。

“萬林,我明白你的顧慮,我也從沒有說過要一下子就要在我們漢都市推行這樣的考察方式,你是咱們部裏邊主要負責幹部考察這一塊工作的領導,我也就是想要和你探討一下我們目前考核考察幹部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和不足,特別是在當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新形勢下,我們的組織工作應該應時而變做出那些相應的改變。”

沙正陽笑得很大氣,一只手在沙發扶手上輕輕的拍著:“看來你也認識到我們的工作中還存在一些不足,我剛才提到的是我們下一步工作要力爭實現的,那麽我們是不是可以結合我們當前的一些工作,先部分做一個試點,比如先選兩個區縣和部門,具體做一些工作上的意見交換,甚至培訓,然後在我們的下一步工作上也開始個別選點來嘗試呢?”

沙正陽溫和而堅定的態度,加上循序漸進的方式,曹萬林感覺到自己還是受到了尊重,同時他也承認沙正陽的意見有一定道理。

漢都市現在處於大發展前夜階段,茅呂二人在人代會和市委常委會擴大會議、市委中心組學習會等多個重要會議上都提出來了,從今年開始,未來三年將成為漢都市經濟增長的爆發期,要求全市幹部都要有大幹苦幹的精神和思想準備。

同時也提出了全市領導幹部要率先垂範,每個區縣和部門都要有學、趕、超的勇氣和魄力,並拿出實際行動參加到這場經濟發展的大競賽中來,不僅要和周鄰區縣比,更要和沿海同等城市的區縣比,這直接給各區縣的班子們提出了一個很大的挑戰。

漢都市委的態度也已經拿了出來,對那些工作不在狀態,才不配位的幹部要該調整就調整,該免職就要免職,讓很多原來習慣於養尊處優優哉遊哉的幹部們都是“不寒而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