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希望(第2/2頁)

這種情形下自己去擔任市長,有前世記憶作為倚仗,憑什麽就不能讓中州去和漢都、杭州、成都、武漢、南京這些城市一競風流?

“茅書記,我這也是老實話,未來中州肯定會有對標有競爭對手,但是肯定不會是漢都,而應該是濟南、長春和哈爾濱這些實力略強於中州的省會城市,當然對標歸對標,我們在產業競爭上也會尋找屬於自己的發展路徑,在這方面可能也會與漢都市有一些競爭,……”

沙正陽在茅向東面前倒也沒有隱瞞什麽,實際上這也不需要隱瞞,也隱瞞不了。

大家都明白有些東西是免不了的,而且茅向東還能在漢都市委書記位置上呆多久?沒準兒一轉眼他也就離開這個崗位去別的崗位上去了。

“但從總體來說,一段時間內,中州肯定會以制造業,甚至包括勞動密集型制造業為主,漢都現在已經具備了互聯網產業的基因,中州未來就算是也要切入互聯網產業,但是估計都應該是細分門類,而不可能像漢都這樣門類齊全齊頭並進的架勢了。”

茅向東點點頭,“唔,制造業,看樣子正陽你一去就瞄準了制造業,和漢都的競爭勢必不可避免了啊,嗯,很好,我也期待正陽在中州的表現,漢都也從來不差一個競爭對手,這麽些年漢都不也是和成都,和武漢,和南京,和蘇州的競爭中過來的麽?要說,這也還是在你一手打下基礎下做起來的,現在咱們又要從戰友變成對手了,真是有趣啊。”

“競爭中成長才是最有生命力的,無論是人,還是城市,亦或是產業,都是如此。”沙正陽也補充道:“漢都現在對標的應該是嘉州和蘇州,特別是蘇州,這兩座城市在產業重合度上是比較高的,特別是制造業這一塊,蘇州的優勢在於其先發優勢,新加坡產業園,外加民間資本雄厚,吸引外資優勢大,而漢都的優勢則在於科研、教育以及傳統制造業底子厚,可以說各有千秋吧,就看怎麽來揚長補短了。”

沙正陽這個時候就沒有再給什麽建議了,走到了這一步,漢都經濟體量已經上來了,可以更遊刃有余的選擇發展方向了,可以說到了這個階段,漢都基本上已經不會輕易被甩下去了,現在自己該是去考慮中州的問題了。

茅向東也若有所思的點點頭:“是啊,從經濟體量上來說,漢都和蘇州還有較大的差距,我們在產業重合度上也比較高,競爭不可避免,但嘉州也是對手,我們地域相鄰,他們目前也在大力發展汽車制造業,零部件體系產業選擇何地,也是一個挑戰。”

“茅書記,要說挑戰是哪裏都避免不了,但只要自己發展了,就不懼挑戰。”沙正陽看著對方,“您可不是一個懼怕挑戰的人,在我看來,您甚至很享受這種挑戰和競爭帶來的愉悅感呢,特別是戰而勝之,那才是最高的享受。”

茅向東哈哈大笑,內心也是十分高興,“正陽,你啊你,還真會說話,不過我得承認,如果沒有強有力的競爭和挑戰,可能還真的難以激發起我們漢都幹部群眾上下一心的努力,雖然說中州現在的經濟體量還低了一點,但是我堅信你去了之後,肯定能夠讓中州大變樣,我也很期待中州未來能成為漢都的挑戰者和競爭對手。”

沙正陽也用力的點點頭,語氣裏充滿了感慨:“茅書記,會有這麽一天,我堅信,不過我擔心那個時候肯定您都不在漢都了。”

茅向東一怔,隨即又點頭微笑:“那也沒關系,漢都是我和你共同戰鬥過的地方,我們都期待漢都未來會更美好,當然我更期待漢都能夠在和更多的其他城市競爭中能脫穎而出,希望中州也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