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節 急迫(第2/2頁)

“投資環境改善非一朝一夕之功,但中央和省委對我們中州市的期待卻是一直壓在我們身上,所以投資環境肯定要想辦法改善,比如基礎設施建設如何來形成配套體系性的改善,不能東一榔頭西一棒子,今天修這條路,明天建那座橋,後天又要在這一塊鋪設管線了,不但對城市形象不利,影響投資者觀感,也不利於集中精力辦大事。”

沙正陽沒有客氣,從來的路上就能看得出中州城區在規劃上顯得落後老舊和零亂,這可能中州財政狀況不佳有很大關系。

而這年頭財政狀況不佳無外乎就是稅基薄弱和土地價值沒有顯現出來,前者是自身歷史問題,二三產業貢獻不足,後者則是房地產業發展緩慢導致土地利用價值瘠薄,但這更是一柄雙刃劍。

“你的意思是要先從投資環境改善上來做文章?”楊天誠微微皺眉,對方都說了這是一道大題,非一朝一夕之功能見效,難道說要等到這方面拿出成績再來談其他?

“不,天誠書記,您和我現在都面臨著很大壓力,我和您都是一條船上的人,省委省政府在看著我們,同樣中州七百萬老百姓也在看著我們,我來的時候書記高官都和我談過話,直截了當的提到了中州要解決產業集聚發展形成全省經濟發動機帶動作用問題,要解決中州百姓乃至全省勞動力就業增收的帶動作用問題,我估計您肯定被省裏催得更緊,……”

沙正陽看著楊天誠,楊天誠苦笑著點點頭。

“那我們就不可能要等到萬事俱備才來說謀發展這類話,省裏也不會給我們這麽多時間,所以我們一方面的確要花大力氣來改善投資環境,但是更急迫更重要的問題是我們要先拿出一兩樣像樣的成果出來,向省裏有一個交代。”沙正陽態度平靜。

楊天誠眼睛再度眯縫起來,若有所思的點點頭:“正陽,看來你是早有準備了啊,唔,我現在心裏是既激動,又期盼,很好,能不能具體說一說你考慮在哪些方面來突破?”

“天誠書記,您覺得我們中州最大的短板是什麽?”沙正陽反問一個問題。

“教育和科研,特別是高等教育和制造業的科研力量欠缺,這是我們中州最大的隱痛。”楊天誠毫不猶豫的道。

沙正陽點點頭,這是中州和漢都、成都、武漢乃至西安最大的差距所在,而且很不容易彌補起來,但是再不容易彌補,也得要彌補,再難,也得要去幹,否則這種差距就會越來越凸顯,隨著時代發展,城市競爭越來越激烈,這種差距就會變成致命缺陷。

“普通教育,我們市裏可以通過各種辦法來解決和提升,但是高等教育,我們光靠市裏難以解決,所以我們必須要依靠外力,依靠中央和中央部委。”沙正陽頓了一頓,“我原來在漢都時也曾經和漢川省委省政府、漢都市委市政府有過關於吸引外來高校到漢都落戶的一些方略,不瞞天誠書記,已經取得了一些效果,去年到今年中科大已經在漢都設立分院和研究生院,……”

楊天誠顯然是知道這一情況的,忍不住扼腕嘆息:“正陽啊正陽,你讓我怎麽說你呢?又愛又恨啊,如果你提早兩年來我們中州,你說中科大是否會考慮到我們中州來設立分校?”

“天誠書記,這個中科大分校不比漢海半導體,倒是的確有可能。”沙正陽老老實實的道。

楊天誠再度搖頭撫掌,嘆息不已。

如果中科大真的願意到中州來設立分校,中州哪怕付出再大的代價都值得。

他甚至都想問一問沙正陽了,有沒有可能挖墻腳,把中科大這個分校挖到中州來了,但轉念一想,這肯定不可能,前年人家就在籌備了,都兩年了,而且漢都的條件比中州更好,現在木已成舟,不太現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