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節 競爭心態鼓起來(第2/2頁)

“市長,我們……”王文華和韋力河還真不敢隨便誇海口。

“文華,力河,你們是高新區,我沒指望你們一下子能拉到和經開區平起平坐的水準,但起碼也該有人家六七成的底氣吧?薛一行給我的表態是今年要實現10個億招商引資,落地資金要達到8億元,你卻給我來個保3爭5?”沙正陽盯著對方看了半晌,才道:“這麽著吧,目標定到8個億,落地6個億,我想辦法為你們找一些項目,不會低於2個億的落地投資,其他你們自己去努力,就這麽定了!”

沙正陽如此“武斷”的拍板,讓王韋二人也是又驚又喜又憂。

這一下子把目標提升了這麽高,而且是直接定位落地投資,縱然是對方表態會幫忙解決三分之一,但剩下的4個億,對王文華和韋力河來說也是一個幾乎難以逾越的天塹,但此時他們也只能咬著牙接下來,這種情況下你還在這裏打退堂鼓,那可真的是不想幹了。

……

對於高新區,沙正陽其實沒報太大的希望,一來的確地盤小了點兒,二來前期底子太差了一些,三來,過於明顯的支持高新區,很容易給人以要自己力推高新區和經開區打對台似的,只會讓人得市裏邊在鬧內訌,不利於團結。

不過在三川縣就沒有那麽多顧忌了,三川是郊縣,三川縣經濟技術開發區原來規模也不小,只是產業相對零散,沒有形成真正的支柱產業起來,但三川有一個其他區縣都沒有的優勢,那就是國電三川電廠就在三川縣。

這個大型電廠當初因為選址也是頗多波折,最終還是落戶三川最西面一角,但目前就已經成為三川最大的一個優勢。

當初國電三川電廠建設的時候,縣裏做出了比較大的讓步,所以和電廠方面也簽署得有相關的協議,那就是國電方面在電力調度方面要優先支持中州特別是三川縣經濟發展,當然這只是一個不帶多少法律效力的協議,但是好歹也在三川縣地盤上,人家也為你國電做出了不少犧牲,這方面一個惠而不費的支持,肯定還是沒有多大的問題的。

“三川電廠二期改擴建怎麽說?”別克GL8上,沙正陽和吉登雲並排而坐,顧耀東和就只能和蔣勝寬坐在最後一排了,前排副駕坐上是副市長孫韶華。

“和國電方面協調過,他們上邊意見還沒有統一,其實去年前我們就和國電方面建議過,但是可能是因為煤電價格一直在鬧矛盾,所以這些國企巨頭們真不好說,神仙打架,凡人遭殃,從現在市裏邊的情況來看,今年用電缺口就會日漸加大,估計明年會非常惱火,我看到一個數據,從2000年開始,我省的電力投資增速就呈現出下滑態勢,但是國民經濟增長如此之快,對電力需求可想而知,下一步如果要保居民生活用電,那工業生產不可避免就會遭遇很大困難。”

孫韶華雖然不分管工業這一塊工作,但是交通和城建這一塊涉及到基礎設施建設中的公用事業,所以她對電力負荷增長也是了如指掌。

“但不管怎麽生活,電廠就在我們三川縣地盤上,原來也有一些合作協議,下一步三川電廠二期擴建也還要和我們縣裏打交道,所以沙市長、孫市長請你們放心,好歹我吉登雲這張老臉不要,也得要保障我們縣裏的生產生活用電,所以如果有什麽好的項目,請盡管考慮我們三川吧。”

吉登雲深怕這因為用電的問題讓項目花落別家,所以胸脯拍得當當響,“如果我們三川這方面都還不能算是優勢,那其他區縣恐怕就更難過了。”

“沒那麽簡單,電廠在你地盤上又怎麽?電力部門都有一個統籌規劃,全省全市統籌,怎麽,不給你支持,你還敢去把人家電廠大門給堵了?”沙正陽搖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