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節 創新考驗

這個問題沙正陽一時間也沒有回答。

不好回答。

新區究竟該怎麽建,除了已有的浦東新區外,其他有這方面意圖的大概就只有天津的濱海新區了,但究竟怎麽來建,才是適合自身實情的,這是一個值得考究的難題。

浦東新區是好,問題是你能學的來的麽?上海的資源稟賦,上海的地理位置,上海的各項產業基礎,上海的歷史文化沉澱,你有麽?

沒有就別一門心思去學別人,先搞清楚自己的底氣分量。

對中州來說,奢談那些虛華的花架子,既不現實,省裏市裏也不會認可,但是若是只是一門心思要搞產業集聚和培育,那又和高新區經開區沒什麽兩樣了。

從前景來說,復制一個新的高新區和經開區意義不大,所以要結合兩點,在不同時段,有不同側重,這是沙正陽的一個大致思考方向。

“韶華,我是這麽想的,既然是新區,肯定要有新東西,不能成為某個功能區的復制品,那毫無意義,那麽新區新在哪裏,我覺得既要立足實際,但是也要突出一個新字,新產業,新業態,新的管理和培育模式,或者說叫新的運營服務模式,要破除管理這個概念,徹底轉換職能,讓自身成為一個載體的服務者、供應者、支持者,這是我的一些想法,……”

孫韶華若有所思。

沙正陽提出來的東西還真的不同於一般的模式,新產業和新業態,那是從進入新區的企業或者非企業的組織團體,而連管理一詞都要摒棄,要成為提供服務和支持的一個全方位保姆市的介入者,這就還真的有點兒新鮮。

但是你仔細一想,若非如此,你怎麽來突出你的新,怎麽來突出自身的特點優勢?你中原新區憑什麽突出重圍在無數高新區經開區中脫穎而出?

想是這樣想,具體如何來做,孫韶華心裏卻還是有些茫然,難道中原新區不成立管委會?這個新模式如何來實現服務?

“韶華,這是一個新東西,對於我們來說,都還是一個摸索過程,我的理解,先把班子搭起來,原有的人,你可以斟酌一下,本來都是各單位臨時抽來的,可以先讓他們回去,你再重新選人,要提供一個路徑,讓大家先思考琢磨,至於說未來這個機構叫管委會也好,還是其他名字,我覺得不重要,關鍵在於我們的工作要新,要不同於其他機構,不能還是那種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格局模式,大家都成了坐在辦公室裏當老爺高高在上,那就毫無意義了。”

見孫韶華點頭,沙正陽繼續道:“要突出服務職能,我們國家還是從計劃經濟脫胎而來的行政體制架構,對既社會經濟事業發展還是著重於管理,在我的理解,其實更應該是引導和服務,管理職能應當相對弱化,尤其是在一個經濟變革的時代,很多的新的產業形態湧現出來,我們不懂不了解,動輒要管,可能會影響甚至扼殺一些也許能夠給我們的發展帶來的一些變革性變化的東西,所以很多東西未看清楚之前,可以正面引導,從法規上提前著手,但不要輕易介入,……”

前世中中國互聯網產業就是在這樣一種混沌狀態下發展起來的,而今世,沙正陽希望中國的互聯網產業可以發展得更好。

探討了兩個小時,孫韶華心事重重的離開了。

沙正陽知道孫韶華肯定很有壓力,誰面對這樣一個從未接觸的新東西,肯定都有一些茫然無措的感覺,哪怕是摸索探索,這就要有一個過程,甚至可能要犯一些錯誤,走一些歧路,這需要容錯。

但這條路肯定要走下去,沙正陽自己不可能有那麽多精力來親自抓,那就只能選一個自己比較信得過的人來抓。

孫韶華這段時間給沙正陽的印象不錯,這是一個比較願意接受新東西的領導幹部,而且也願意虛心學習。

……

“喲,康哥,什麽時候想起我來了?”接到蘇倫康的電話,沙正陽很是驚訝。

他來中州之後,和漢川那邊的聯系就逐漸少了起來,這也是一個正常的規程,人往往都是和自身經常能接觸到群體聯系交流,哪怕是關系再好,也會隨著時間空間距離的限制而慢慢淡化,這就要看本人如何來看待和應對。

電話聯系,加上時不時的抽時間在一起坐一坐聚一聚,那麽這種關系也許還能維系,如果大家都無意,那麽也許三五年之後,就只能剩下一些普通的同事情誼了。

“怎麽,嫌我給你電話打晚了?”蘇倫康笑罵道。

“呵呵,什麽時候都不算晚,只要你能來電話,那就是好事兒。”沙正陽舒展了一下身體,靠在沙發上。

對隗城和清池的調研花了他一個星期時間,還是頗有所獲的,現在需要梳理整理的就是從掌握的這些情況,來謀劃整個環城經濟帶的未來發展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