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節 影響力滲透(第2/2頁)

孫韶華的建議也隱藏著一些東西。

市裏邊一些領導喜歡指手畫腳,特別是在一些具體規劃上也要插手幹預,這種行為很容易讓原本一個好的方案最終變得不倫不類,影響到整個規劃結構。

她孫韶華只是一個副市長,連常委都不是,這個領導插一嘴,那個領導比劃一下,這工作就沒法作了,所以孫韶華要先打預防針,甚至包括沙正陽。

沙正陽瞥了孫韶華一眼,他聽出來了一些意思,但沒有說話。

市委市府肯定要主導整個新區的規劃建設,但是主導不等於一切都要納入手中,而是應當從大格局大方向上來主導,具體如何來才能實現科學合理可持續的發展建設,這需要包括專家學者在內的專業人士來作這項工作。

不過領導喜歡指手畫腳不是中州一個地方,哪裏都差不多,不指手畫腳一番,哪裏能體現出自己的存在,這樣一張宏偉藍圖,如果不能留下自己一點兒印記,那該是對麽遺憾的事情,有這個心態市委在裏邊,要說不讓領導們插手,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關鍵是要把這個插手控制在一個範圍一個度上,提構想,給建議,都可以,但你得要拿出依據道理來,而且最終決定權不能在你手上,如果專業人士都集體否定了你的意見,那你得接受,做到這一點不容易。

這就需要楊天誠和自己來做表率。

把權力裝進籠子裏不是那麽容易做到的,尤其是還要從自身做起,那就更難了。

“韶華,先做起來,我相信一切有章可循。”

沙正陽簡單的兩句話讓孫韶華不再多說,沙正陽心裏有數,孫韶華自己也就放心了。

雖然沙正陽才來中州半年,但孫韶華已經越發感受到了沙正陽在中州市裏邊急劇增長的影響力。

無論是在市委還是市政府,亦或是下邊區縣裏,沙正陽和前任市長形成了鮮明對比,可以說,前任市長在中州呆了兩年,甚至不及沙正陽在中州呆了半年的影響力的一半。

她也琢磨過沙正陽在中州取得的這種成功,發現沙正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工作上說了就做,做就做好,言必行,行必果。

說易行難,要做好就更難,而沙正陽敢於在很多場合上說,如果沒有一點信心,一點底氣,那只會自己打臉。

到現在為止,沙正陽所說的,基本上都做到了。

正是有這份底氣,他也可以理直氣壯的要求別人像他自己一樣,說了就要做到,做不到你就要找原因,連原因都找不出來,或者找出來的原因難以服眾,那麽你就真的該好好考慮自己還是否適合在現有位置上了。

沙正陽到中州來之後給中州帶來的變化是極其明顯的,且不說譚振國現在還真談的高校資源落戶中州事宜已經有了一些進展,光是三大項目組群給整個中州帶來的影響就無與倫比。

孫韶華從一個省領導那裏就曾經聽到過這樣一個說法,說省裏兩位主要領導之前對中央將沙正陽突兀的安排到中州擔任市長還有些擔心和不太滿意,但是僅僅半年時間之後兩位主要領導的看法都有了一百八十度的改觀。

6月份中組部一位副部長到平原省來調研工作,在和平原省委交換意見時,省裏兩位主要領導都談到了沙正陽的表現,認為中組部這一次是給平原省輸送了一位十分優秀的幹部,希望中組部能夠多為平原省輸送一些這一類的人才。

沙正陽才來半年,已經有傳言說沙正陽可能未來要接楊天誠的班。

當然這個傳言顯然有些誇張了,沙正陽擔任市長時間尚短,哪怕是他在表現優秀,在孫韶華看來,沒有兩三年時間也不可能就從市長跨入市委書記這一步。

不過你要說他到省裏擔任副省長,孫韶華覺得可能性都要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