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節 人才戰略計劃(第2/2頁)

當然沙正陽也不會妄自菲薄,在未來十年的黃金發展期中,只要自己在中州,只要自己能憑借著先見之明不斷調整指引中州的產業發展路徑,中州趕上來只是時間問題,他有這個自信。

“我們的短板我個人認為倒還不完全是產業這一塊,更緊缺的還是在人才這一塊上,我們在高校和科研資源上的短板太過明顯,而未來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提速,這一塊的作用會日益放大,未來在這一塊的競爭還會更激烈,天誠書記,我覺得我們在這一點上除了高校資源引入外,也還要主動的為我們中州的學校和企事業單位去引入更多的人才,嗯,也可以在一些軟環境上提供更具吸引力的條件。”

沙正陽的這個觀點其實楊天誠也知道,早就和自己提起過,他也贊同,但他以為在全市資源只有這麽多的情況下,應該優先考慮硬環境的打造,一年時間還不足以讓中州脫胎換骨,只不過看樣子沙正陽也是被漢都那邊刺激到了,深感壓力巨大,所以有些坐不住了。

“正陽,我知道你內心著急,我也一樣,但是你要考慮咱們市裏財政的實際狀況啊。”楊天誠苦笑,“你可是市長,這個擔子主要還是壓在你身上的,我知道你提過的一些東西,我感覺基本上都是要投入的,樣樣都離不得錢,你可要掂量著來,仕群和財政軍馬建軍那邊現在隨時見著我都是在叫苦不叠,深怕又有什麽新的窟窿出來,年前不是你私人出面去拆借了8個億,恐怕這個年是過不了吧?”

春節前的確是中州最艱難的一年,但是這個艱難在沙正陽看來也只是暫時的,中州現在大搞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如此之大,不可避免的要負債經營,很多都要在年前結算撥付,這也是沙正陽給下邊各區縣的承諾,到最後的確熬不過去了,沙正陽就只能出面找東方紅集團和漢海集團拆借了8個億,另外也從銀行裏貸出了12個億,整整20個億,才算是把這個年對付過去。

雷仕群算了一下,僅僅是1月份一個月不到時間,市裏就轉出56個億資金出去,當然這都是該付的,有些是積壓了一下,有些是臨時要周轉,總而言之,都該給。

“天誠書記,難處肯定有,但我估計哪個地方都差不多,程度不同而已,我們中州去年的情況比較特殊,嗯,可能今年和去年還差不多,甚至明年也會相似,但經過這三年的高強度投入,我想我們的硬件基礎設施短板會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彌補了。”沙正陽坦率的道:“所以我覺得這一切都是值得的,有些時候高負債看起來有些危險,但是你只要對比一下我們工業基礎設施投資增幅,對比一下我們的財政增幅,其實並沒有那麽糟糕。”

“呵呵,你啊你,怎麽說你都有理,我只是提醒你一下。”楊天誠也笑了,“那你覺得在軟環境上我們可以怎麽做?”

“我考慮過,一方面是和市裏邊包括一些省屬企業,也包括我們的一些事業單位,學校、醫院、科研院所進行合作,鼓勵他們向外招募高端人才,提升自身研發和科研教學能力,鼓勵多創造發明,多申請專利,市裏邊會根據所取得的成就予以補貼補助以及精神和物質獎勵,另外,也可以在比如住房等方面有針對性的建設人才公寓和高級人才樓,只要符合一定程序和標準的,在為我市的企事業單位服務的,都可以納入這個體系來,免費使用,甚至未來還可以在住房購買上予以補貼,……,還比如我們可以搞一個類似於‘長江學者’計劃的人才招募儲備計劃,……”

這是沙正陽第一次如此詳細的闡述他對人才戰略上的一些構想,他提出了“中原人才”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