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節 分歧,磨合

“是不是覺得我的這個說辭還有點兒欠缺說服力?”沙正陽倒也沒有遮掩,歪著頭,看著二人,含笑問道。

“嗯,市長,中州城市規劃我們大致了解,也清楚未來基礎設施建設上的一些走向,但壓縮集中在短短兩三年裏就要完成這麽大的投資,會不會過於超前,嗯,對於資金利用的科學性有沒有實現最佳最合理的處理呢?”

陳漢生竭力用最委婉的口吻來表達自己的意思。

他不想和沙正陽發生沖突,他也知道沙正陽在漢都市裏邊已經越來越強勢,哪怕是現在楊天誠都很難壓住沙正陽,更多的還是一種配合姿態了。

自己未來想要在中州市裏站穩腳跟,和沙正陽搞好關系非常重要,但從內心來說,陳漢生又不是那種有問題就不敢提的性格,所以他還是要把自己的擔心和疑惑提出來,也許會觸怒沙正陽,引起沙正陽的不快,但總比日後和沙正陽發生沖突好。

沙正陽也領會到了陳漢生的態度,這讓他對陳漢生的印象一下子好了不少。

語氣很委婉,但是態度卻很堅決,沒有因為自己長篇大論的闡述就輕易改變觀點,這才像一個真正有所作為的領導,但沙正陽不打算在這個問題上放棄自己的態度和原則,所以只能想辦法說服對方。

“漢生書記這個提法很有意思,嗯,我的理解你的意思是中州在城市化和工業化的發展過程中可以更科學更合理的使用建設資金,而不應當采取這樣在短時間的高強度投入,或者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就是中州工業化和城市化進度難以匹配上這麽強度的基礎設施建設投入?”

沙正陽溫潤的表情沒變,但是陳漢生還是感受到了對方語氣裏的一絲強硬,但他也沒有退縮,在充分理解到對方有些復雜的語意之後,還是點點頭:“嗯,市長,大概就是這個意思,我知道去年咱們中州經濟增速很快,破了24%,固定資產投資更驚人,我知道市長肯定要強調工業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長,但市長也清楚那是建立在前年和上千年我們中州市在這方面幾乎陷入了停滯狀態下的一種從本該是恢復性而變成了爆發性的增長,市長在這一塊上是居功至偉,但是我們都清楚這種非常規性的爆發式增長是不可持續的,1160%的增幅,放在今年同比去年,這顯然不可能再有了,……”

沙正陽知道陳漢生的這個說法沒錯,今年不可能再有去年那種近乎於逆天的增長了,去年工業板塊的固定資產投資光是幾個大項目組群就高達幾百億,今年怎麽可能再增長十倍?那真的才是要逆天了。

但從絕對數量上來說,今年仍然不會低於去年,這種情況下,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上的適當超前,沙正陽覺得是可以接受,也是必要的。

陳漢生來中州恐怕絕不僅止於只當一個分管黨群的副書記那麽簡單,極有可能會成為接任自己市長的候選人,當然也可能是之一,看樣子省裏邊或者說中央尚未對中州市的班子最終定板徹底敲定,也許還要一些時間,也許還有另外的考慮,總而言之在譚振國和季子安以及薛一行三人離開之後又補充了陳漢生和孫韶華、魯劍詩進入常委,更像是一個中途暫停,為下一步的終極調整做準備。

這樣一個重要人物,沙正陽希望是在自己如果能夠接任中州市高官之後有一個能夠和自己合拍的市長人選,而不是一個處處和自己針鋒相對的搭档。

沙正陽不反對有不同意見,只要能說服自己,他也樂於接受,但是如果不能說服自己,而自己又必須要和對方合作,對方還會固執己見,那這可能帶來對工作的影響,就不是他樂於見到的了。

不是懼怕什麽,而是不願意因此而貽誤了工作,處於這幾年的黃金發展周期中,如果因為內部的意見不一而影響到了發展,那真的是太無謂了。

“看來漢生書記對我們中州去年的經濟指數還是要有很深的了解啊。”沙正陽輕輕點頭。

“按照增速來說,我估計像去年那種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達到1160%的事情永遠都不可能發生了,也的確如漢生書記所說是在一種特定情況下的特殊表現,不能作為評估的依據,但我覺得我們可以從另外一個數據來看,嗯,就是去年我們工業固定資產投資的數字,不提增速,就提完成投資總數,316億,這個數據我想大家都清楚,在全國省會城市中排名,我想不敢說第一,起碼也是前三,包括那些副省級城市在內,漢都、武漢、成都都遠不及我們。”

這一點不容否認,陳漢生是省發改委出來的,對於各省市的這些主要經濟指標都很清楚,去年中州的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實在太過耀眼,甚至超過了作為直轄市的嘉州,雖然只是特殊的一年,但是也很驚人了,陳漢生甚至覺得正是這個太過於驚人數字,使得省委乃至中央對沙正陽的能力有了更深層次的看法,甚至可能影響到了楊天誠和沙正陽在目前搭档關系上的一種易位,如果要想更好的發揮出沙正陽的優勢,在各方面能力和條件其實一樣不算差的楊天誠離開可能就成了一種必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