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節 分歧,磨合(第2/2頁)

陳漢生承認沙正陽這方面的能力,但是他很擔心沙正陽過分狂妄自大,把一年的特殊情形視為理所當然和司空見慣,認為可以一直這樣下去,這種情況並不少見,特別是沙正陽年齡上的特殊性,使得他更容易“年少氣盛”,失去定力。

“我也另外要提一句,就是去年雖然我們的工業固定資產投資數據非常驚人,但是其實這裏邊還有一些潛藏的東西值得考慮,那就是很多項目在去年並未完成投資,甚至相當一部分還會延續到今年甚至到今年下半年,所以我判斷這一部分投資可能會超過80億,實際上如果我們再努力一下,今年我們只需要完成250億的工業投資,就可以超越去年,我覺得這個目標不難實現,也是有把握的,這種情況下,漢生書記你覺得匹配必要的基礎設施建設上的投資,是否科學合理呢?”

這個話裏邊隱隱藏著一種近乎於挑戰的味道了,雖然很輕,但是陳漢生和雷仕群都聽了出來。

陳漢生不知道沙正陽是用這種姿態表示不滿意呢,還是只是有一種半帶玩笑的調侃,但無論是哪一種,都明確無誤的表達了他不太認同自己的觀點的態度。

他不能輕易的再進行反駁或者質疑,事實上,沙正陽表露出來的這個內容也的確讓人震動,還要實現300億以上的工業固定資產投資,這可能麽?

去年三大項目組群那幾乎是集全省之力在為中州爭取了,而且帶有很大的機遇性,今年還可能有這種好事麽?他不認為還能有如此好的機緣,當然他也不能說沙正陽這是說大話,如果中州今年真的還能實現超過300億的工業固定資產投資,那麽匹配去年那樣規模的基礎設施投資,還真的不算太過分。

關鍵在於這能不能實現。

現在陳漢生覺得自己也陷入了一個進退兩難的局面裏,不是因為擔心對方實現不了,而是擔心對方實現不了之後會不會因此而心生嫌隙,想起今天這個時候自己的這種質疑,讓對方顏面無光,這等年輕幹部往往對這方面格外看重。

陳漢生有些後悔和對方在這個問題上起爭論了,起碼這個時候是絕不合適的,心氣正高的沙正陽被自己這接二連三的質疑,能不能保持一種良好的心態,陳漢生心裏也沒底。

“呵呵,漢生書記,是不是覺得我有點兒誇口了?”沙正陽反而寬容的擺擺手,“嗯,你才來,以前我們也沒有打過交道,可能我的風格你也不太了解,不過仕群和我接觸一年了,我是什麽樣的性格他了解,嗯,實事求是,就事論事,有分歧有爭論才代表我們這個班子有活力有生氣,我和天誠書記也一樣經常爭論的,工作就是在爭論中不斷證明和推進,我希望這種氣氛能夠在我們中州市裏形成一種習慣。”

聽得沙正陽這麽一說,陳漢生才算是松了一口氣,說明沙正陽也清楚他自己的這個觀點並沒有獲得所有人的認同,也有人向他提出過反對意見,但對方似乎並沒接受,但是也很坦然的在面對,只要不是認為自己是在刻意針對就好。

雷仕群倒是頗覺有趣。

不太熟悉沙正陽風格的人,都擔心對方過於強勢,不接受別人的觀點,但是有一點很多人都不了解,哪怕不接受,或者不認可對方的觀點,並不代表沙正陽就否定這個人,關鍵在於你是否出於公心,是否能按照民主集中的原則來辦事,至於說一些個人看法,那都在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