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 液化天然氣船

浦東的大華實業總部,一片的綠意盎然。

成排的水杉、香樟、欒樹遮天蔽日。走進院子的瞬間,就能感覺到難得的陰涼,好像環境自帶的生物空調似的。

叢生的紫荊、牡丹、福祿考等花卉或含苞欲放,或鮮花怒放,引的許多市民和遊客圍著拍照留念。

通過一排銀杏組成的園林大門,裏面的風格又陡然一變。種類豐富的植物,組成一個又一個的半封閉空間,在亭台水榭的幫助下,好像房間似的,成了大華員工另類的辦公場所。

比起去年,如今大華總部的園林水平又有提高。大華總部沿著黃浦江的上千畝土地,遍植名貴花木,可以說是國內城市景觀的頭一份。再加上大華實業優渥的待遇,每個想要在這裏工作的園藝師,都得拿出壓箱底的功夫,才能站穩腳跟。

每隔上百米,才有一幢矮小的辦公樓,做的就像是霞飛路上的公館,大玻璃和陽台後面,是一個個小部門的工作間。若是有幸擁有高級職稱,或者成為中層管理人員,就能分到一個獨立的辦公室。這樣的待遇,在全中國都是獨一份。

財稅改革以前的中央部門,和財大氣粗一點關系都沒有。依靠著人員少經手資金多的優勢,中央部委的人員薪水獎金倒是不少,但要說建官衙,那是相當難的。倒是地方財政富裕一些,某些小地方的鎮長縣長,能享受百十平米的辦公室。但要和大華實業的辦公區一比,也就是地主老財的享受罷了。

然而,大華仿若中央公園似的園林工作區,讓南來北往的客商想不看到都不行。回去模仿的也不在少數,倒是讓園林花卉的價格小漲了幾個百分點。

只不過,植樹造林和建築風格能模仿,配合著黃浦江的繁華江景優勢,大華的工作區在國內肯定是頭一份了。光是這一點,就足以讓大華在人力資源上的優勢擴大一倍都不止。

現在的大華實業,不光招募大學畢業生,也會挖角國企和私企的成熟骨幹。除此以外,返聘退休的政府官員到大華實業的戰略事業部工作,是蘇城既定的目標之一。

盡管中國官員中的廢柴居多,但大浪淘沙之下,幾千萬的黨員中,總能挑出些“將軍”,學界和企業界也有人自願加入大華實業。1992年正是中國第二批下海潮,上百萬人拋去公職去追求夢想和財富,其中的佼佼者,也總是會被大華實業所吸收。尤其是有商界經驗,外交經驗以及政界經驗的資深人士,更是大華戰略事業部重點關注的對象,用以補充大華實業自身的年輕。

對於“中韓建交”這個命題,許多“新人”的經驗就發揮了作用。中方的態度、韓方的態度、朝鮮的態度和應對、台灣的態度和應對、美國的態度、日本和東盟等地緣國家的態度都要做出判斷。然後才能做出能否建交成功的判斷,再對時間和條件做出分析。

任何的大型托拉斯企業都是非常需要這種大裁量的背景分析的,商業決策要建立在政治、外交和經濟決策之上,同樣是在委內瑞拉投資,有的公司判斷認為查韋斯會搞國有化,利索的退出來就能減少數以十億計的損失,判斷錯了的正好相反。

一進一出,無聲無息的損失比一群非洲國家的國庫存銀還多。

戴維洛克菲勒發起的三邊委員會,美孚、花旗和IBM等企業重點參與的對外關系委員會,在搞錢權交易的那一套之前,同樣需要收羅一群符合精英身份的智囊角色——克林頓、切尼、老布什、賴斯、基辛格、鮑威爾之流的人物,在成為超強的政治人物之前,其實在以幕僚和食客的身份證明自己。

從這方面理解,美國政治生態就像是中國的春秋戰國。

此時的大華實業戰略事業部,雖然收羅了一些“門客”,但在最終的決策方面,並不依賴他們。只是要求事業部內的成員都要閱讀“門客”們撰寫的文件。

蘇城回到公司的第一件事,也是閱讀這些水平參差不齊的背景文件。

有的文件,他閱讀的時間長一些,有的文件看看標題就丟過。出於判斷局勢的需要,蘇城不允許楊明等秘書室成員篩選戰略事業部的文件,這樣一來,他自己的工作量就加了上來。

讀了半天的文件,蘇城才宣布召開第二次會議。

上一次的會議,大家統一了思想,決定參與到中韓經貿合作中去。至於參與到什麽程度,選擇什麽方向,就成了第二次會議的議題。

楊明將會議室安排在了董事樓的樓頂。

董事樓高三層,正面是一片嫩綠色的竹林,背後是一片高大的欒樹,遮出好大一片陰涼。

張超、鐘志根、陳祖年、秦世維、劉秋、李琳等人都列席左右。

帶有政治目標的經濟合作,是最困難的也是最容易的,只看自己處在哪個方向。中國在1990年進行的對外經濟合作就非常艱難。一邊要為打破國外封鎖制造突破口,一邊要為亞運會添磚加瓦,不管是負責出口的公司還是負責進口的公司,日子都過的很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