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 哪來的訂單

蘇城帶著五郎和張超,鄭重其事的前往發改委。

丁志鵬在發改委的同事,即使級別不高,也屬於中國高層的儲備幹部,蘇城如今也難得到這樣的機會。

別的不說,再過20年以後,裏面出三五個正部級幹部根本不用奇怪,多兩個國級領導,也不是什麽匪夷所思的事兒。

照蘇城的想法,以丁志鵬的資歷,無論請來幾個相好的,估計都是前途遠大的骨幹,能提前認識一兩位,那是再好不過了。

帶著這樣的心思,蘇城敲開了丁志鵬的辦公室。

“蘇城來了。”丁志鵬親自開門,笑呵呵的道:“秘書去布置會場了,只能我來了。坐,歇歇腳,我們再過去。”

蘇城驚訝於他說的會場一詞,苦笑道:“你不會把中船的領導,都給拉過來了吧。”

“哪能呢,中船的幹部有七八位吧。”丁志鵬搖搖手,道:“到地方你就知道了,大家都把後面的事情全給推掉了,準備和你好好談談大華船業的模式,看樣子,光是大華船廠,就能帶動不少的就業崗位啊。”

丁志鵬說話間,笑容燦爛,與平常的嚴肅形象判若兩人。

就某方面而言,丁志鵬是看著蘇城發展起來的。大華今天的成就,和他五六年前的判斷和決定,有著相當的關系。

因此,就丁志鵬的角度來說,大華的成功,從側面說明了他的絕佳判斷力。丁志鵬因此也願意看到大華的成功。

他對蘇城的態度,和別人相比,就迥然不同了。

蘇城隨意的坐了下來,笑著回道:“船舶產業鏈的確能夠解決很多的就業崗位。不過,這就要看你們的安排了。發改委有要扶持船舶企業的意思?”

“還在調研階段,我也想問你,你覺得什麽樣的扶持,能帶來多少的就業崗位?”丁志鵬的問題看似簡單,回答起來就太艱難了。

蘇城想了一會兒,才遲疑的道:“就短期效益來說,政府補貼、政府采購和‘以舊換新’一類的扶持政策,能帶來最直接顯著的效果,但政府的成本也將顯著提高。長遠來說,融資狀況、人才培養和管理模式是決定國內船企的根本性問題,雖然我們經常說要做產業升級,結構調整,但目前的狀況,擴張產能和低價接單,還是中國企業存活的唯一渠道……而且,擴張的產能,也可以解決國內的就業矛盾。”

丁志鵬本是大致一問,未料到蘇城竟給出了近乎精準的答案,不禁眼前一亮。

尤其是最後一段的產能擴張,和國內專家教授的觀點相悖,卻更現實而有意義。

這也是蘇城以後世的眼光來看待90年代的問題,而做出的結論。90年代的中國人,自卑而自豪。他們剛剛買入世界經濟浪潮中,剛剛開始賺到錢,但又看著國外的企業莫名眼紅。

國外的企業,做的活少,賺的錢多,接的單少,得到的利潤多。

因此,國人常說產業升級,結構調整……

然而,以蘇城的眼光來看,90年代的中國,哪有什麽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的空間。

最起碼的一點,這個國家有8億的農民,再沒有什麽產業結構,是比中國農業的附加值更低的了。

不想辦法將8億農民中的大部分變成產業工人,這個國家的產業調整就是無根的浮萍。

甚至,90年代初期考慮農民問題,都屬於好高騖遠。

自93年開始的下崗浪潮,將帶來5000萬人的再就業問題,比德國的適齡工作人口還要多。換言之,就算1993年的中國人開始發憤圖強,把德國的所有工作機會都承攬過來,也不過解決了下崗再就業問題而已。

產業調整什麽的,不僅不能解決中國的問題,還會制造更多的問題出來。

用不著蘇城說的太細,丁志鵬順著他的思路,自然而言的想了下去,最後又回過頭來,問道:“看來,大華是做好產能擴張的準備了?你覺得,船舶行業能解決多少就業人口?”

“直接就業,只能說保障目前的中國船企不陷入下崗的漩渦,間接就業的話,相關配套產業……幾十萬人的規模想來可以吧。”蘇城保守的做出估計。

丁志鵬連連點頭。

雖然從表面上看,外國的民選領導人,似乎很重視就業問題,而中國領導人似乎總是在說財政收入,但就本質上來說,兩者是異曲同工。

區別只在於,民選領導面對的是選民,所以要說選民關心的就業問題。中國領導面對的是上級領導,所以要說領導關心的財政收入問題。

而就歷史而言,中國的就業問題,始終是困擾中國高層,尤其是政策制訂者的艱難議題。早期的上山下鄉,就是為了解決青年的就業,如今的下崗政策,也將“再就業”的問題推上了風頭浪尖。

和外國領導人不同的地方是,中國的基層領導對就業本身的關注度並不高,反而是到了丁志鵬的地位,創造崗位就變成了一個重要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