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中芯國際】(第2/3頁)

親自在殘破的寬窄巷子溜達一圈回來,宋述民接了個電話,感慨道:“你大哥打來的,茅台又有大動作啊。”

“怎麽了?”宋維揚問。

宋述民搖頭笑道:“中國標準化協會與茅台合作,制定了一份行業標準GB18356-2001,昨天正式通過國家質監總局的批準,並定在今年12月1號開始實施。”

宋維揚問:“這是什麽標準?”

宋述民說:“白酒地理標志產品標準,至今還是全國獨一份,以前都沒有做這種標準的酒企。今後其他白酒品牌想做類似標準,肯定也會按照茅台酒的格式來做,茅台又在中國白酒行業吃了個螃蟹。”

“我們的仙酒,又不屬於地理標志名酒,茅台這份標準跟我們沒關系,”宋維揚笑道,“倒是什麽西鳳酒、汾酒、口子窖、水井坊、古井貢、劍南春必須跟進,這樣才能很好的控制仿冒產品。”

這幾年白酒行業不景氣,各大品牌都在瘋狂搞副業,倒是茅台的宣傳陣勢越來越猛。

特別是“國酒茅台”那句廣告詞,引起了全行業的反感,已經有不少酒企聯合起來懟了好幾次。這種宣傳語,你在民間用用也就罷了,居然拿去電視台打廣告,屬於百分之百的違規行為!

在數十家酒企的持續反對之下,茅台現在已經成了全行業公敵,並且那句“國酒”廣告詞也有可能被央視撤下。

於是茅台有些急躁了,再過幾個月,就要去申請“國酒”商標,然後接連申請十多年都沒被批準。倒是張裕公司明年申請“解百納”商標獲得通過,然後瞬間獲得茅台在白酒行業的待遇——成為紅酒的全行業公敵。

因為,“解百納”只是紅酒的一個酒型,源於法語Cabernet。張裕公司的這種做法,就像仙酒集團跑去申請“濃香型”商標,還特麽居然獲得了通過,以後中國只有仙酒能使用“濃香型”一詞,你說其他酒企會是怎樣的反應?

負責商標審核的官員,明顯被張裕公司給忽悠了,恐怕都不知道解百納到底是什麽意思。

當然,也有可能是暗箱操作。

反正“解百納”莫名其妙成為商標,行業官司一打就是八年。但生米已經煮成了熟飯,最後只能將錯就錯,且最終結果讓人啼笑皆非。

整個過程是這樣的:四家著名企業請求撤銷解百納商標,這個請求被“商評委”晾了六年,才拖拖拉拉的遭到駁回;四家公司憤怒之下,直接把“商評委”給告上中級法院,結果是“商評委”操作正常,但應酌情重新作出裁定;四家公司不服,再次上告到高級法院,還是維持原判。

官司打到這裏還不算完,四家原告公司鬧到工商總局,並由工商總局來調解。結果是,張裕和四家原告公司可以使用“解百納”商標,其他公司使用則屬於侵權,包括解百納紅酒的法國原產地也是如此。

特別滑稽,人家法國佬幾百年前就在釀“解百納”紅酒,現在居然被中國企業注冊成商標,還不準法國的公司在中國進行商業使用。

嗯,我的鞋子品牌是喬丹,跟你Michael Jordan有什麽關系?

提到侵權,宋維揚馬上要去見一個人,此人再過幾年就會因侵權官司,被迫放棄自己一手創立的公司。

中芯國際的第一個工廠,馬上就要落成了,宋維揚要過去慶祝一下。

畢竟,神州科技是中芯國際的創始股東之一,這筆投資是沈復興去年談成的,宋維揚只需要在合同上簽字即可。

大家都知道,全球第一芯片生產商是台積電,神州科技的幾款芯片也是請台積電代工。

而中芯國際的創始人張如京,正是台積電老總張忠謀以前的同事兼下屬,兩人曾經一起在德州儀器供職。

1997年,張如京因德州儀器裁撤部門而失業,帶著德州儀器的部門團隊,回來創立了彎彎第三家芯片代工廠。張如京的企業迅猛發展,已經對台積電構成了威脅,但卻突然遭受毀滅性打擊。

當時全球芯片需求量大漲,彎彎多家行業巨頭合並組成“聯電”,一躍成為一家資產高達800多億的公司。

台積電的張忠謀被逼得睡不著覺,於是找來股東爸爸,斥資50億美元把張如京的公司收購了。這個操作過程是:行業第二聯合眾多小弟,瞬間變成行業第一。原行業第一走投無路,順手把行業第三給吃了。

張如京純屬被殃及池魚啊,他都沒進去摻和,自己的企業就被收購。而且,台積電還是一直瞞著他,吃掉了其他股東的股份,他才知道自己的公司換主人了。

張如京大怒,不願居於人下,帶著300多名工程師北上大陸。

這個號召力可見一斑,300多個頂級工程師,拋下彎彎的穩定高薪工作,願意跟著張如京來大陸尋求未知的前途。而這個消息傳出,大陸和海外的老板瘋狂砸錢,張如京兩個月內就獲得10多億美元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