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0章 【科技,以人為本】(第2/3頁)

蘋果需要慢慢摸索方向,神州科技一開始就確定了方向!

而開發一款新產品,方向至關重要,神州科技完全可以實現彎道超車。

沈復興問:“為什麽你不看好國內市場?”

宋維揚說:“以國內的破信號而言,2G網絡很難完美發揮智能手機的功能,至少得3G網絡才可以。但3G喊了好幾年,許多廠商都在開發3G技術,政府卻連一張3G牌照都不發,而且根本沒有發3G牌照的跡象。我們如果在國內賣智能手機,就像在賣一把沒有子彈的步槍。”

沈復興皺眉說:“3G網絡都快在歐美普及了,難道中國還能拖到2008年?”

還真就拖到了2008年夏天,拖死了許多國內有追求的手機廠商。

包括任總在內,大部分人的想法都跟沈復興一樣——明年肯定能發3G牌照!

結果明年復明年,等得花兒也謝了。

那些投入巨資做3G手機研發的國內企業,本來就相當於壓重注豪賭。也即2G手機拼不過洋品牌,那就利用3G手機重新攻占市場,誰知厲兵秣馬了好幾年,這場大仗居然沒有一點開打的意思。

大部分廠商只能自認倒黴,一些因此而倒閉,一些選擇中途放棄。

華為這幾年在咬著牙堅持,前前後後投入幾十個億,目前正在歐美市場做貼牌。主要是華為在西方沒名氣,手機根本賣不出去,只能給運營商做3G定制機,憋屈到用戶打開電池蓋才能看到華為商標。

宋維揚說:“我們政府的決策,一向穩定持重,也盡量自主研發。3G牌照遲遲不發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大家都清楚,中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TD-SCDMA技術,需要留更多時間來實現商用,暫時在商業化上還不成熟。第二個原因嘛,雖然被大多數人忽略,但其實才是最主要的因素。”

“什麽原因?”沈復興疑惑道。

“太費錢了啊,”宋維揚笑道,“建一條全國性的3G網絡,初期投資就要上千億元。而至少得發四塊3G運營牌照,你總不能只發給移動,不發給電信、網通、聯通吧。四塊牌照就是四條網絡,初期投資有可能達到5000個億。而3G技術即便在歐美,也不是絕對成熟的東西。萬一國家投入5000億大建3G網絡,突然3G又被更先進的技術取代了怎麽辦?只有等3G真正在國外普及了,被市場徹底接受了,中國才會開始發3G牌照。”

沈復興默然不語,他是站在企業家角度,而政府則站在全局角度,這個不能說誰對誰錯。

“如果智能手機研發出來,只能去國外攻城略地,那麽市場前景堪憂啊。”沈復興突然皺眉說。

由於神州科技的京城研發中心,是在華為幫助下建立起來的,後來又大肆學習華為的管理制度,所以沈復興跟任總的私交不錯。他也非常了解華為在歐美賣手機的情況,中國的電子品牌,想在外邊打開市場太難了!

OPPO手機這個名字,就是為西方市場而起的,連公司總部都設在矽谷那邊。可折騰半天也沒賣出去幾部手機,步步高只能灰溜溜的把OPPO搬回中國,這兩個前車之鑒讓沈復興極為頭疼。

宋維揚說:“先在矽谷設立一個辦事處,跟那邊的渠道商初步接觸一下。我們賣的是智能手機,是劃時代的產品,肯定能吸引足夠目光!還有,如果我們的智能手機研發成功,先做英文版本,你要提前招一些美國員工,各種設定必須符合美國消費者的習慣!”

“行吧。”沈復興嘆氣道。

宋維揚又說:“神州科技的部門結構,需要再精簡一下。特別是研發部門和產品部門,現在的制度太繁雜,幹部和員工都被制度給框死了!這種組織結構設計,守成有余,創新不足。適當的放權一下,給他們松松綁。我容許貪腐存在,只要將貪腐控制在可接受範圍內。不怕他們貪,就怕他們不做事,你之前的改革矯枉過正了!”

沈復興說:“對這個情況,我也有所感受,但一直沒找到整改契機,也暫時沒有改良思路。”

“在長安設立一個分公司,跟西電展開技術合作,”宋維揚說,“精簡下來的許多部門人員,可以扔到長安那邊去開荒。就算要精簡結構,也輕易不要搞裁員。”

“這我明白,”沈復興說,“我回去找人做一個方案。”

宋維揚想了想,最後還是忍不住說:“如果沒有緊急狀況,最好不要提倡加班,而且加班費也該正常發放。”

沈復興立即堅決反對:“我不同意,這樣會大大增加公司的成本開銷!”

“我不止一次的公開反對狼性文化,”宋維揚說,“華為雖然不承認自己的狼性文化,但很多東西確實是那樣做的。我讓你學華為的制度管理,你把華為的各種風氣也一並學了。學我者生,像我者死。華為的文化,並不一定適合神州科技。就像當年華為學習IBM,也把IBM的許多東西摒棄了。我不希望多少年之後,人們提起神州科技,會用‘華為第二’來形容。我們是我們,神州科技就是神州科技,一家在全世界都獨一無二的高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