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8章 巨人的集合體(第2/4頁)

現在可以這麽說,和世界頂級的經濟體相比,我們已經追上了99年,就差最後一步了。

可這最後一步,暫時還很難跨越,所以你說國內的企業不具備競爭力,也不算全部都錯,起碼目前看來,一些大型國際性的集團更具備威脅力。

當然,這是針對未來的遠方而言。

目前,我們的主要競爭對手還是華夏的企業。

而外資,雖然會給我們造成更大的壓力,可這種壓力也不是絕對的。

就說微博,微博脫胎於Facebook和Twitter,這點我一直都承認,沒什麽不好說的。

可目前,說一聲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不為過。

在華夏本土市場,我們是絕對的第一,這點任何平台都無法比擬。

而在國際市場上,亞洲這一塊,我們的市場占有率還要高過其他兩家。

歐美地區,除了美國本土,其他地區,我們的市場占有率和用戶數也不比他們少。

由此可見,一切都不是絕對的,關鍵還是在於企業自身。

對遠方而言,真正的敵人其實只有自己,真正的對手也只有自己。

其他的企業,無論國資外資,只是我們前進道路上的一道風景,超越他們,在我看來,不說必然,也是很順理成章的事。”

這個牛逼吹大了,楊思和趙莉穎徹底不知道該問什麽了!

遠方集團,哪怕達到了3000億的規模,可也就500億美金不到的規模。

然而,這時候的李東,那比人家5000億美金的財團都要猖狂。

這麽吹,真的沒問題嗎?

楊思看了一眼攝像,苦笑道:“李總,要不,專訪先停停?”

李東詫異道:“怎麽了?”

“就是……”楊思有些苦惱,半晌才找到借口道:“就是有些口渴了,而且您不是說要多點趣味性嗎?老是待在辦公室采訪,也有些乏味。要不,我們喝杯茶,待會順便去遠方辦公區看看,邊走邊聊。”

李東笑道:“行啊,另外下次有話就直說。

是不是覺得我說的有些空了?

其實也不算吹牛,事實罷了。

在陌生領域上,遠方自然不會說這話,在一些高尖端領域,遠方也不敢說這話。

可在遠方熟悉的領域,我既然敢說,那就代表不是純粹的胡說。

也許你們覺得,前面五年,已經是遠方的巔峰期。

然而事實恰恰相反,前面五年,只是遠方在打基礎的階段,這個階段的遠方,其實還是在跟風,在按部就班地走。

遠方真正的爆發期,在我看來,應該是未來才對。

站在一些巨人的肩膀上,集合這些巨人們的力量和思維,走在世界的最前沿,在我看來是很正常的事。”

“巨人?”

楊思微微凝眉,這是比喻還是代指誰?

她沒問,趙莉穎為了活躍氣氛,卻是笑著問道:“李總,您說的巨人,不會是說您自己吧?”

李東一邊起身往會客區走,一邊笑道:“怎麽說呢,我算是一個巨人的集合體吧。”

這話有些復雜,李東可能是在說他比所有人都強,所謂的巨人,也只是他的一部分。

當然,也有可能是別的含義。

不過這時候,趙莉穎也不問了,這本來就不是重點。

幾人在會客區坐下,白素端著茶進了門。

楊思輕抿一口,又道:“李先生,我聽說,您之前收養了兩位小女孩……”

李東擺擺手道:“不談這個。”

這話一出,楊思馬上轉移話題道:“李先生,那能問您幾個比較尖銳點的話題吧?”

李東笑道:“問問看。”

“遠方集團,如今已經是民營第一,甚至在華夏所有企業當中,排名都很靠前。

可直到現在,遠方幾乎還是您個人在控股。

這在企業當中,尤其是大型集團當中,是很少見的一件事。

關於遠方股權架構的問題,外界早有議論。

對此,您個人是如何看待的?

還有,您的高管們,就沒有為這點為自己爭取過嗎?”

李東沉吟片刻,想了想才道:“這個問題,其實之前也有人問過我,就在幾天前。

關於股權架構的問題,其實很多企業都面臨過各種各樣的困難。

遠方這邊,當然也有過一段時期的迷茫期,高管和員工都迷茫,不知道為了誰在奮鬥,缺乏歸屬感。

實際上,我個人控股遠方,不是說,我李東就容不得別人,舍不得把好處給別人。

遠方成立時間不算長,連頭帶尾也才五年。

五年時間,在我看來,還沒到那個時候,這個時期,我也沒覺得我自己落伍了。

所以,我需要絕對的服從和絕對的效率。

股權一旦流失,很可能會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當然,有人會說,這是不自信的表現,只要你的決策正確,哪怕沒有股權,也不用擔心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