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17章 乾嘉十三絕

“是一個戲曲類的節目。”

盧銳差點沒把眼睛瞪出來,他確實是壓力挺大的,中河台那位劉台長,原本就是負責聯系他的劉副台長,兩個人熟悉的不行。今年盧銳擔綱總監制後,已經晉升的劉台,那也確實是沒放過他。

加上今年林海文也打算撒手,盧銳是比較提心吊膽的。

所以林海文一說有節目,他當然是期待萬分,可萬萬沒想到,居然是個戲劇節目。

這也太扯了。

戲曲類節目在晚會當中,是屬於不能少的節目種類,但絕不是什麽受關注的節目——畢竟,現在誰還懂唱戲啊。這也就以為著,這種節目即便精彩,也沒法跟歌舞類、小品類節目一樣,支撐一台晚會。

“就是這一次我弄淩瓷展的時候,不是把我自己的一些化作,和淩瓷一起展出了麽,效果還挺好的。我聽華美那邊做的觀眾調查,對這種繪畫和瓷器一道展覽安排,應該是起到了1+1大於2的效果,一些原本對單個展沒什麽動力的觀眾,也是被能夠同時欣賞兩種藝術形式給吸引到了。所以我是想說,能不能在晚會中,也把這一形式給發揮一下。”

當然都是托詞。

林海文的節目創意,來自一個春晚節目《同光十三絕》——這是個講同光年間十三位梨園名伶的故事搬上舞台的節目。其中有幾位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也有大家不知道的,湊了個十三絕出來。

這麽一來,就比較好操作了。

這個世界上,離當代最近的戲曲高峰期,當然屬倒數第三個皇帝乾嘉了,所以弄個《乾嘉十三絕》是沒什麽問題的。他這邊請動天美國畫系的周主任,給畫一幅大的工筆圖,屆時通過現代影像技術,和十三位戲曲表演藝術家來個真假置換,從古代走到現代舞台,絕對是很有梗的。

而且林海文也還有個新的創意。

戲曲節目確實是有先天缺憾的,所以在這個基礎上,唱完戲之後,將其中四位通過舞台升降機換成四位當代的歌手,分別演唱四首古風歌曲——對應四幅新的畫作,工筆、水墨各兩幅。

這樣的話,如果能處理得當,避免太亂,整個節目應該是特別美,也特別有文化意蘊的。

視覺效果上做的更奇妙一些,是非常吸引眼球的。

盧銳聽他說的,越來越覺得可行。

他想一想,那種從工筆畫裏頭走出來的裝扮好的戲曲名伶,咿咿呀呀美不勝收的唱完,然後四位長袍絲裙的現代人,越眾而出,唱起卞婉柔的《半壺紗》《廬州月》來,工筆美人,水墨俊傑,今夕何夕,如夢似幻。

那感覺,確實是漂亮!

“那你去請人?”

以敦煌和林海文在音樂圈的地位,他要是開口,不說別的,光是敦煌自己的藝人,卞婉柔、萬真真就倆了,這個陣容,再找上兩個大咖男歌手,也絕不是難事啊。

“讓海城衛視去請。”

今年八省二市春晚輪到海城衛視主辦,所以其實中河台的急匆匆跟海城的淡定,對比起來也是非常有趣的。究其原因,大概是通過第一屆晚會,中河台就成了個組織者吧,雖然說今年不是中河台主辦了,但還是他們來做一些居中調節的事情,按道理來說,其實是費力不討好。但顯然中河台不是這麽考慮的,目前中河台處於一個高速發展的過程,作為欠發達省份獨一份的一流電視台,他們目前的最高任務就是鞏固這個地位,這應該也是中河台和中河宣傳部門的一個必達使命了。有助於這個目的的,都是不能推脫的事情。

能在擁有十個成員的八省二市春晚組委會裏頭擔綱領頭,當然是屬於這個範疇的。

不過也就是現在還早,等到九月之後,海城衛視那頭開始為春晚動起來,中河這邊就要退後了,所以他們也是憋著想要提前給鋪好光明大道,顯示一下自己的能幹啊。

只能說,非市場化的電視市場裏,總有活雷鋒出現。

“行,我先看看形成個節目設計。”盧銳也知道指望林海文做是不可能的。

跟盧家吃完一頓飯,林海文回到黑龍潭畫室,付健已經在那邊等他,頭一見就讓林海文吃了一驚:“道爾頓的卡梅倫說是想要買幾件淩瓷。”

“嗯?他們什麽意思?”林海文下意識問了一句,不過很快就明白了,現在日系骨瓷遭遇形象危機,得好處的,還真不是華國陶瓷或者華國骨瓷品牌,而是英國骨瓷品牌啊,也就是道爾頓他們。

這會兒他買上幾件,再來誇誇華國陶瓷,以國人這種經不住誇的姿態,這個營銷戲碼還真是有做頭的。

“這個卡梅倫很高段啊。”

“我看著也是。”付健一撇嘴:“也不知道組委會那些聯系人員是不是缺根筋,說起來的時候還得意洋洋的,好像是他們出了多大的力氣,才讓英國人看上我們的瓷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