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18章 地位抵定

淩鳴是怎麽勾引譚文宗,林海文還真沒有介入。

淩瓷的華美展覽大獲成功,截止到國展中心絲綢之路商展落幕的時刻,也就是8天時間內,有超過6萬人到訪華美四號廳,這也創下了這個中小型展廳的觀展人數紀錄。當然,它還會持續一個多月的時間,民眾還有更多機會可以觀看這種新創造出來的新瓷器。

除了一開始幾天,輿論更多地關注林海文跟竹內三郎的口水仗,尤其是淩瓷展覽開展那天,以及國展中心落幕那天,媒體普遍關注的就是這個事情。

誰贏了?

誰輸了?

誰在耍嘴皮子?

誰在主要爭議中占據上風?

各類話題鱗次櫛比,多方專家粉墨登場。

瓷都的幾位工藝美術大師,當然是開出一把清一色,全都站在林海文這頭了。

青城窯的傳人李牧宇介紹采訪時就說:“其實我們看到一些人,長久以來,把華國陶瓷說的不堪一擊。我們行業內人的人,有些心痛,也有些覺得不知所謂吧。其實呢,陶瓷還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占有很大比例的。在藝術瓷市場,那就更不用說了,國內的話,除了一部分有西方留學背景的,或者是一些格外追求西方生活方式的富有人群,其實更多人還是喜歡收藏我們的陶瓷產品的,尤其是一些大師瓷,也不是說想買就買得到,比較難得。這裏面呢,跟骨瓷的先天缺陷有關系,它呢,是個低溫瓷,1150度,這個溫度呢,很多我們說的釉色,其實都發不出來,所以它的一些紋飾都是貼片的,雖然說我們的琺瑯彩之類的也有貼片,但作為瓷器的話,這肯定是會影響到藝術性的。就像是林海文先生的這個淩瓷,天然去雕飾,發乎於自然的那種釉色,那種紋路,那種表現力,你無法想象說由工人後來貼片上去的,那想什麽樣子。”

而華國瓷器工業協會的朗會長,也是接受央視的采訪,在財經頻道的一档節目裏頭,說起這個問題:“其實很多人不太知道,骨瓷的話,很多歐美西方的產品,都是由我們國內的工廠來代工的,我們國家是全球最大的骨瓷生產國和出口國,所以你想一想就知道,這一定是一個商業問題,一個品牌塑造問題,我們國內的牌子打不出去,這跟林海文他在聲明中說的是一致的。但就陶瓷和骨瓷之間,誰優誰劣的問題,我想也很難有個很明確的答案。現在呢,骨瓷確實更受歡迎一些,在日常生活中,因為它瑩白滋潤,而且很輕,輕得多,在成本上,比我們國內同類品,比如強化薄胎瓷,成本上也要低不少。而且,國外的月亮比較圓,在各個領域都有所體現啊。所以這個競爭起來,在相對中高端的市場,我們說的中產,或者較富裕的階層,骨瓷一定是更受歡迎的。”

這種爭論和探討,在主流電視台,在新媒體,在社交網絡上,應該說是十幾年來,頭一次把瓷器這個華民族文化上的明珠,推到大家的面前,很多對這個東西完全不懂,尤其是年輕人,算是頭一次有了對瓷器這個東西的廣泛認識。

骨瓷和陶瓷的區別是什麽?

一個是土瓷,一個是骨灰瓷。

骨瓷和陶瓷誰更好?

骨瓷有三好,清音柔體易推倒。陶瓷有三好,豐富厚重藝術高。

華國在現代瓷器行業,是個什麽程度。

陶瓷日薄西山但紅旗不倒,骨瓷雖無品牌但出口全球。

最後的最後,林海文的淩瓷是個什麽玩意?

譚文宗:“三百年來第一瓷,三千年來有姓名!”

青城窯李牧宇:“工藝精湛,藝術無雙。”

朗會長:“開陶瓷一脈新高峰。”

林海文的老師常碩,幾位華人油畫名家則在一次藝術論壇上眾口稱贊:“淩瓷兼具古意和現代,以極精巧之工藝,表最肆恣之藝術,是華國藝術的一朵奇葩。”

尤其常碩老師,作為林海文的授業恩師,更是被問及對這個的看法,他也只有苦笑幾聲:“他是精力過剩,一天到晚折騰來去也不累的。而且,說起這個東西,大家都說好,都說了不起,但他也就未必花了多少功夫和經歷,人跟人的天賦,也是不好比的。說句現在的流行的話,他的技能樹嘛,是隨便亂點的。”

在場其他的畫家,只好給他一群白眼了。

知道你學生是個天才,你就不要跟他學了,一天天的,臉皮都變厚了。

這一波科普之後,國展中心的展落幕,竹內三郎沒有再接受采訪就匆匆回國了,探討方向就漸漸轉向對淩瓷的評價和討論上了。

因為有一個很顯著的問題,華國幾千年歷史,那麽多名品瓷器,難道一個淩瓷,剛剛燒出來的新品種,真有如此牛叉的地位?該不是你們這幫藝術界的藝棍互相吹捧吧。這會兒就體現出林海文的奸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