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幹燒鯽魚(第2/2頁)

將紅糖熬制到能挑起成絲的程度,與腌好的菜絲邊抖邊混,並加香料,再重新裝壇,以鹽菜葉紮緊,草瓣子築口封緊,起碼存放一年以上,芽菜才能打開食用。

夾川常年溫和濕潤,紅水河又被稱為“美酒河”,空氣和土壤環境中有豐富的適宜腌制發酵的微生物。

這些大量的有益微生物在芽菜的腌制發酵過程中產生了獨特的風味。

翻年出來後的芽菜菜色青黃,潤澤油亮,根條均勻,質嫩脆,味香甜,鹹淡適口。

在味精沒有傳入之前,芽菜是蜀州窮人做菜時重要的提鮮劑,總結起來五個字——香、甜、脆、嫩、鮮。

因此除了作鹹燒白底子外,芽菜多用於調味,如熬湯,做小面,做肉餡等都要用到。

李君閣從壇子裏撈出一把芽菜,淘洗幹凈後,擠去水分,放菜板上剁成米粒大小。

又去後山拔了兩根野筍,回來剖出來也切成小丁。

然後將魚香肉絲需要的肉絲,青筍絲,木耳絲切好備用。

然後鐵鍋燒熱,先用大塊生姜炙鍋,以防煎鯽魚時發生粘連。

加菜油燒至七成熟,下鯽魚炸至淺黃色撈出,然後將豬肉炒到焦脆,加入筍丁,以及適量的醬油炒香後鏟出待用。

重新往鐵鍋裏加適量熟菜油燒至四成熱,加泡椒泡姜郫縣豆瓣醬、蒜末炒香、加鮮湯、精鹽、醬油、醪糟及鯽魚,大火燒開改小火燒十分鐘,將鯽魚翻身,加芽菜、肉末、蔥節燒至汁幹亮油,加少許味精起鍋盛盤。

這菜很考驗火候,要燒到汁水剛好收得快幹掉的時候起鍋,早了水滴滴的,遲了豆瓣醬之類的就粘鍋變糊變苦了,在恰當的時候起鍋,見油不見湯,是“幹燒”的精髓所在。

幹燒鯽魚有兩種口味,一是鹹鮮口,一是酸甜口,因為魚香肉絲是酸甜口的,因此幹燒鯽魚李君閣就選擇了鹹鮮口味。

接下來就是魚香肉絲了,這個菜主要就是糖醋味的調制考功夫,記住三二一就行,糖三小勺、醋二小勺、生抽一小勺,這個配比調出來的糖醋汁,適合大多數人的口味。

再加上料酒一小勺、澱粉一小勺、適量水調成漿汁就可以了。

熱油中倒入肉絲劃散炒熟,盛出備用。

鍋中再倒少許油,下入剛剛做鯽魚留下的泡紅椒泡姜末炒出紅油。

再下蔥姜蒜末炒香。

然後下入青筍絲和木耳絲翻炒。

最後倒入肉絲合炒,再將魚香汁順鍋邊倒入炒勻裝盤,灑上蔥花即可。

接下來李君閣又做了一大盆白菜肉片湯,胡亂切了一些臘味拼盤。

見到良子跟篾匠叔已經回來了,李君閣將良子叫進來,想看看良子如何做家鄉的芥末味納豆。

端開水碗,揭開盤子,李君閣將芥菜倒入一個盆子裏。

良子先拿起一截芥菜嚼了嚼,接著鼻子就皺了起來,對李君閣說道:“喔……李桑……這芥末味道真濃,而且還有一種青菜的清新,真好!”

李君閣說道:“哈哈哈,嬸子你喜歡就行,這樣,你做一個你家鄉口味的,剩下的我拌成‘沖菜’!”

良子高興壞了,取了半碗納豆,又將一把芥菜切成跟納豆大小差不多的菜丁,加入一丁點醬油,想想覺得醬油太濃,又加了一丁點涼開水,拌勻後說道:“完成!”

李君閣目瞪口呆:“你這也太簡單了吧?看看我們的。”

說完切姜末,蒜末,加醬油,鹽,味精,香油,花椒油,辣椒油,糖,醋,蔥花拌勻,這才算完成。

然後將菜端到桌上,大家坐攏開吃。

倆妹崽坐在下首眼睛直盯著那盤魚香肉絲。

奶奶滿意地看著倆妹崽:“喲,還挺懂規矩呢,喜歡就動筷子吧,別老盯著看了。”

倆妹子這才甜甜地答應了一聲,開始動筷。

這一動就停不下來了,兩雙筷子就像打連槍。

奶奶哈哈大笑:“哎喲倆乖女別光撿著一盤吃啊,來,也吃點鯽魚。”

倆妹子面露難色,似乎有些害怕。

李君閣先給獵戶叔,良子,阿音各夾了一條鯽魚,然後開始給倆妹崽挑鯽魚肉,說道:“你們倆吃慣了海魚肉,都是沒骨頭的,還是來我給你們倆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