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章 黑齒雕題(第2/2頁)

“而市井,是根據吳國治城姑蘇城遺址風貌復原,總之就是電影裏出現的東西,哪怕是一只碗,一雙筷子,一張席子,我們都盡量爭取找到當時的文物為範本,到時候你們就當活在那時代都成!”

“還有各個人物的性格特點,一些小的細節,我和四爺爺也整理成了一套資料,到時候分發給大家,比如伍子胥渡江攜帶過來的楚劍,和幹將莫邪打造的吳劍,其中的細微差別也有體現,這些東西到時候會交付給小準。”

“至於服飾,李家溝女紅服飾廠和我們集團的產品設計師正在根據歷年來考古發現和文史資料研究。做古裝,我們是很有信心的。”

小古說道:“這個我信,《蜀山》裏邊的服裝是漢代標準吧?好家夥,你們內地現在掀起了一股漢服風潮啊!”

李君閣笑道:“其實漢服女生穿挺好看,男生穿嘛,怎麽看怎麽別扭,要是穿方便出行做事的那種,看起來又像日料壽司館裏的服務員,阿樂你說是不?”

一群人想象那個樣子,還真是,都不由得笑出聲來。

肥仔不由得唏噓:“後生仔們太有心了,你們這是準備了多長的時間?”

小準笑得賊膩嘻嘻:“從創意開始的話,差不多用了兩年時間,時間不長,不過幫助我們的都是高手。”

“二皮是快槍手,兩個月擼出了本子,四爺爺一個月潤色,剩下的一年多裏邊就是各種找資料,充實細節。”

“有孫老和南方幾家博物館的關系,宮殿場館市井街市服飾帽履這些不用說了,我手下的團隊還看到了好多外邊看不到的東西,比如春秋楚國的皮漆劍鞘,戰船實物,吳國的劍範,武器,城防戰具,甚至是春秋時期的宮廷小設備,比如廚刀,帳鉤,唾盂,刮竹簡錯字的銅刀,最近我們都一一作了復原。”

“博物館歷年的研究論文,對我們完全開放,這也是一個宣傳他們的機會。然後四爺爺和哥大的李思遠教授,從《古今圖書集成》裏給我們找出了春秋吳國楚國的典章,制度,規儀,禮具。春秋時期關於吳國的歷史資料很少,這些東西,對學術界來說都是珍寶,更是以前的電影裏邊找都別想找到的。”

“總之這部電影裏,是絕對不會出現劉邦騎著高橋馬鞍雙腳馬鐙的賽馬狂奔那樣的鏡頭的。”

老陳就指著他的鼻子:“你娃這是在諷刺我!”

小準笑著不接這茬:“我後來聽四爺爺講才知道,那個時候的吳國人,是短發,紋身,左衽。哈哈哈哈,各位老師,做好心理準備吧!”

老陳和老李頓時大感興趣:“這個好玩嘿!不過你說的那是吳國老百姓吧?吳王和貴族們也這樣?”

李君閣笑道:“不!《春秋谷梁傳》裏邊說道:‘吳,夷狄之國,祝發紋身。’這裏祝是斷的意思。陳老師和李老師也別想跑,《史記》魯周公世家裏邊,提到哀公七年,吳王夫差強,伐齊,季康子使子貢責之以禮,吳王曰:‘我文身,不足責禮。’因此這紋身吳王們也是有的,怎麽在這種情形下表現出王者的霸氣,兩位老師可要多揣摩揣摩。”

老陳倒是無所謂,他連劉邦這種狗過踢一腳的流氓皇帝都演過,說道:“不就是身上多幾個紋身嗎,好辦。”

李君閣說道:“可不是在身上,當然身上肯定有,但更重要的是臉上。《史記》裏提到‘黑齒雕題,大吳之國也。’雕是刻,題是額頭。至於黑齒,東南地區就是檳榔牙,日本朝鮮那是特殊的牙膏,嘔,制作過程我就不想說了,總之這些都是那時候吳國貴族的象征……”

老李閉著眼睛想了想自己在劇中的形象,不由得打了一個哆嗦:“靠,這難度大了!”

李君閣說道:“其實這些習俗在我國南方不少少數民族中還有留存,他們就是我們恢復春秋吳人風貌的活化石。”

“我們找了很多他們族長的圖片,黑齒雕題,看起來還是很有威儀的。然後國外魔幻大片中,也有那種牙齒黑黑的蠻王,我們也選取了很多資料,希望對各位揣摩角色有幫助。”

肥仔嘆氣道:“我知道為什麽香港電影會落沒,大陸電影會興盛了……”

幾個老戲骨都是見獵心喜,這樣的形象,可跟以往的電影中那些春秋人物天差地別,對自己的沖擊都這麽大,那對觀眾的沖擊力就更可以想象。

不由得摩拳擦掌,恨不得現在就看看自己的定妝照,早點入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