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3章 汽鍋雞(第2/2頁)

董麗霞有問道:“皮娃這個炒臘肉的是芹菜嗎?怎麽和我們平常吃過的芹菜味道不一樣?有點筋勁?”

李君閣說道:“這是水芹菜,算是一種半野生的野菜吧,炒臘肉味道很不錯的,我們李家溝人常吃。”

童逸說道:“你們這裏的野菜可真多啊,今天出去逛了一下,滿山滿谷都是蕨菜,怎麽都沒人采?”

李君閣笑道:“現在更沒人采了,以前還打打豬草;後來直接用紅薯藤,紅薯;再後來村裏改了民宿,大家也不養豬了,就更沒人采了。倒是遊客們來采得多。”

“不過這東西也不能天天吃,偶爾改善下口味,吃個新鮮勁就可以了。”

李方玉說道:“我怎麽覺得你們家什麽東西都好吃?不行我去弄碗飯,這臘肉下飯指定巴適!”

李君閣說道:“其實蜀都的川菜泰鬥金老也這麽說過,我們這裏的菜蔬都是施加的有機肥,加上現摘現吃非常新鮮,所以和城裏邊味道不一樣。”

李方玉就對童逸笑道:“小童,路上還擔心來鄉下會受苦,怎麽樣?這分明是享福啊!”

童逸說道:“我現在只擔心舞美設計達不到司導和皮娃的要求,這吃人嘴短,拿人手短,要是出來的活配不上這菜,那可丟人丟大發了……”

董麗霞說道:“你別鬧了,那麽多素材還不夠你折騰的?我這裏才是頭皮發麻,這空中舞蹈怎麽弄,現在還沒個抓拿呢!”

李方玉笑得跟個偷到雞的狐狸:“我倒是占了個大便宜!今天拉著阿音聊了半天,苗家那部分場景,這音樂基本就是現成的,我只需要把漢家那幾首搞定就成。”

李君閣說道:“不存在的,我們慢工出細活,各位盡可以慢慢想。”

董麗霞苦笑道:“怕還真不行,我們背上還背著文化廳的任務呢,還是要抓緊,繼續挖掘素材開腦洞吧。”

次日下午,等漢苗龍舟隊到達匏瓜湖的時候,就見地上已經用木條木板釘出了兩個龍船的形狀。

旁邊還擺著一個鼓,這是用來打點子用的。

煥邦叔腰上別著一個王婆婆教學用的小喇叭,帶著耳麥:“今天開始練習動作,龍船是一個集體項目,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動作一致,力道大小,比不上動作一致重要!”

說完讓兩隊人馬進入龍船模型,開始一步步的分解動作。

東方叔和煥邦叔還在船幫邊上牽起了麻繩,對每一個動作所應該達到的位置做了標定。

“一!”

眾人做好姿勢,兩人拿著細竹棍子開始挑錯。

“二!”

“大力你身體前傾不夠,看看前面的人,誒,這才對了……”

“阿銅你的槳偏的自己不會看嘛?還有高度也不對……”

“三!”

“這次還可以……苗娃不要為了多劃水就太靠後,你這樣接下來還原動作做不利索,好,四!”

“好,五!還原……看,這就不對了吧?你們現在還是剛開始時候的動作嗎?都想想!一個個平時不是都挺機靈的?抖包袱說笑話一個比一個來得,把那聰明勁兒用這上頭啊倒是!好再來,一!”

結果一直到晚上九點,鼓點兒還是沒有用上,近百人的動作要形成整齊劃一的肌肉記憶,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

一直操練到晚上九點,煥邦叔才說道:“知道自己有多差了不?要是真按照這速度劃龍船,你們自己說是多慢?多慢?!就這都還不整齊呢!這眼看就只有一個月了,一天都不能耽擱啊,誰要是不請假就不來,我就去你們家裏找老的理論!”

……

李君閣感覺自己好充實,每周只有四天處理集團事務,閑下來還要和藝術家們討論劇目。

每天上午得去忘憂谷跟著石鶴老頭練體操,下午又要去匏瓜湖練劃船。

剩下三天上山,拍攝萌虎們的日常。

時間一轉就進入了四月,五溪仙黃有的謝了,有的陸續變成了蘭蓀,碧波玉龍卻又展開了它奇特的身姿。

李家溝的油菜花也逐漸開始謝了,結出了一個個嫩綠的菜籽莢。

藥師叔樂得不行,聽說今年的蜂蜜那真的叫大豐收。

草叢中的蟲子開始多了起來,螢火蟲海那裏還保留著原生態,周圍建起了小欄杆,現在又開始三三兩兩地出現螢火蟲,晚間去那裏的遊客們也越來越多。

不過其它蟲子就不那麽受待見了,丁老開始組織人手,進行生物防治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