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0章 歌舞劇(第2/2頁)

幾個孩子坐在舞台一側是瓦房布景前的書桌後,慎清公在帶著他們讀書認字。

這一部分表演更像啞劇,背景音樂都是輕緩的曲子和《三字經》。

孩子們完全不受外界的幹擾,努力渴求著書本中的知識。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慎勤公從田地裏歸來,帶來了谷物,兄弟兩人見禮,慎清公將五谷交給孩子們指認。

“稻梁菽,麥粟稷,此六谷,人所食……”

慎清公教孩子們給慎勤公見禮,然後互相禮敬。

“父子恩,夫婦從,兄則友,弟則恭……”

孩子們重新坐下,慎清公繼續教學,慎勤公在一邊欣慰地看著。

“經子通,讀諸史,考世系,知終始……”

小舞台漸漸低去的童聲誦讀中慢慢旋轉,配合這精妙的背景視頻,就好像電影畫面效果一般,鏡頭從蒙學堂轉到了整個盤鰲鄉。

章節也從《耕讀傳家》轉到了《世外桃源》。

世外桃源是用雙手創造出來的,這是這曲的主題,表現的是農業勞動的熱鬧場景,充滿了力量,興旺和歡樂。

背景屏幕裏,蠻荒的碧峰山下,開始出現小房子,水田,旱地。

田土慢慢向四方擴張,房子也越來越多,形成村落。

舞台上的的舞者也越來越多,表現《擊壤歌》古曲中的內容,自耕自足。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何有於我哉?”

夜漸漸深了,人們結束了一天的勞作,進入了夢鄉。

清晨,一縷陽光射入深林,背景音樂裏傳來流水潺潺和鳥鳴啾啾。

一個漢家小夥子跨山越嶺,來到了深山裏邊。

他的心情看起來很好,身手也非常的矯健,翻越高山,跨過溪谷,一路上采集,狩獵,越走越深。

一位苗女,正在溪邊浣洗染布,小夥子貿然闖入了她的視野,惹來嬌羞和嗔怪。

小夥子被苗女深深地吸引了,在溪邊徘徊不去。

苗女拿溪水潑他,小夥子被溪水從癡態中驚醒了過來,那樣子惹來苗女一陣嬌笑。

兩人從互有好感,到漸生感情,言語雖然不通,但可以看出雙方心底潛藏的愛慕。

這支雙人舞蹈情感充沛而細膩,動作優雅,男子剛健,女子輕靈,絕對是全劇中的精華。

李君閣伸出手拉著阿音的手,似乎感同身受。

兩人戀戀不舍地分手,小夥子繼續他的森林之旅,姑娘繼續浣布。

等姑娘幹完活回寨的時候,在路上發現了被蛇咬傷昏迷的小夥子。

在姑娘的悉心照料下,小夥子得以康復。

然而好事難諧,等小夥子再次來到苗寨的時候,面對他的,卻是苗家的各道難關。

《闖通關》其實是苗族非遺雜技的精彩節選,比如上刀梯,下火海,引火燒身,爬竹竿……還結合有苗家武術表演,也是精彩紛呈。

小夥子所有項目成功,觀眾們的心情也從緊張變成了放松,眼看就只剩最後一關攔門酒了。

就在所有觀眾都認為大功告成的時候,小夥子卻酒量不行,結果一沾即醉,倒在了寨子門前,這意外惹來台下一片驚呼和哄笑聲。

月光灑在舞台上,繡樓上苗女正在織布,嘴裏唱著輕柔的情歌《訴來年》。

第一遍是苗語。

“會繡得一件,

會坐得一夜。

翻年會怎樣,

翻年誰知道。

翻年會怎樣,

翻年誰知道……

會坐得一夜,

會找得一對。

翻年會怎樣,

翻年誰知道。

翻年會怎樣,

翻年誰知道……”

歌聲溫婉,細膩,充滿擔憂,哀傷和思念之情,觀眾雖然大多聽不懂歌詞,卻被這清冷的月光和哀怨的歌聲感染。

第二遍是漢語,曲調微有變化,但是一聽可知脫胎於剛才那首曲子。

“厭厭行黹,未可休思。

彼年其何,如誰可知……

夜其闌矣,未可休思。

彼年其何,如誰可知……

夙憶君子,未可休思。

彼年其何,如誰可知……”

就在這時,傳來一聲鳥鳴,卻是小夥子摸到了繡樓之下,給姑娘發出暗號,姑娘探頭見是小夥子,從繡樓上垂繩子下來,結果在快要到地上的時候手裏送進,一下子跌落到了小夥子的懷裏。

兩人夤夜私奔,在衫林裏私訂終身。

如果說《獲救定情》表現的是愛情的萌芽,懵懂和天真,《私奔》則表現的是愛情的刻骨銘心,纏綿忘我,更加令人沉醉。

兩人回到李家溝,求請慎清公,慎清公帶著求親隊伍,依苗禮上山,寨子裏族長領著苗民十裏相迎,經過一番有趣的鬥智鬥勇後,隊伍終於成功進入了苗寨,族長高興地同意了這門婚事。

這一支舞蹈,將苗家婚俗和接待禮儀融入舞蹈之中,其實是苗家文化的精華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