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9章 樟茶鴨

吃過午飯,李君閣先將泡了半天多的鴨子撈出,放入沸水鍋中稍燙,這道工序叫緊皮。

緊皮完後將鴨子取出,晾幹水氣,這時候的鴨子,已經入味了。

另一邊準備熏料,用花椒、鋸木屑、茶葉,柏樹葉、樟樹葉拌勻,放入陶盆內點燃起煙。

拿來竹制的熏籠罩在陶盆上,把鴨子放入籠中,蓋上竹蓋子,先熏十分鐘,然後將鴨子翻一個個兒,在陶盆裏重新添加熏料,再熏十分鐘。

熏完之後的鴨子,皮已經變成了黃色,細聞下已經有了一種木香。

然後用紹酒、醪糟汁、胡椒粉調成汁,均勻抹在鴨皮上和鴨腹中,將鴨子放入大蒸籠內蒸上兩個小時,取出晾涼。

今天放假,阿音也在家,她和奶奶在制作夾川少數幾種可以算得上經典的面食之一,千層酥餅。

酥餅是由酥油和酥面擀疊成酥皮,包上砂糖制作的餡料,放入烤爐烤制而成。

說起來簡單,不過白案是李君閣的苦手,這方面的手藝,還比不上喜歡制作糕點面包木薯糕的阿音。

阿音嬸嬸的小糕點,現在在娃子們眼中是越來越好吃了。

酥餅有芝麻餡,桂花餡,橘紅餡的。

蜜餅則是渝州下屬忠州縣的香山蜜餅最為出名。

蜜餅的主要原料有面粉、蜂蜜、香油。制作方法是,用蜂蜜加小麥粉揉成面團經發酵後用傳統的烤爐烤制而成,橘黃油亮、甜而不膩、酥而不碎、軟綿可口、蜜香濃郁。

這玩意兒據說已有千年歷史。當年白居易出任忠州刺史期間,將將長安輔興坊制作胡麻蜜餅的技術帶到了忠州,親自烤制蜜餅招待賓朋、府吏和州中耆老,還向州民傳授制餅技術,後來在民間廣為流傳。

因白居易別號“香山”,忠州老百姓為紀念他,故將此餅取名為“香山蜜餅”。

夾川和渝州上下遊挨著,因此蜜餅的制法在老時間裏邊流傳甚廣,好些老輩兒人都知道做法。

不過現在什麽都方便了,除了李家溝這種地方還偶爾自己做,其余地方都是買了。

要不是阿音喜歡擺弄這些,要奶奶教她,奶奶都懶得費這個勁。

不過奶奶不出手則已,一出手那就是大場面,家裏三個女人忙了一天,拿灶台上的大鐵鍋當成烤爐,結合阿音的現代化烤箱,弄了好幾百個餅出來。

然後讓李君閣開著車一路送餅。

盤鰲鄉倆姑姑家,石頭叔,獵戶叔,藥師叔,三台觀,自家會做的就算了,主要送那些不用猜家裏都沒有自制月餅的人家……

一圈送下來,順便將梁丫頭,四爺爺一家,大伯一家,篾匠叔家兩口子也接到家中來過節。

路過村尾,見水邊有幾個釣友下了護,停車下去打了個招呼,又拎了三尾三斤多的翹嘴上來。

小奶狗已經開始認主人了,阿裏木和亞瑟現在成天沒事就抱著自己選好的倆狗,喜歡得不行。

回到體仁園,奶奶一見到桐桐就開心,拍著手吸引她的注意力:“乖乖來,祖祖抱抱!”

篾匠叔趕緊說道:“桐桐力氣大著呢,小心把您腿敦著。”

奶奶接過桐桐讓她坐在自己腿上,擺弄著她的小胳膊小腿:“喲,這鐲子挺精致的。”

良子笑道:“這是育爺爺找山上銀匠爺爺打的,工的確很細。”

奶奶歪過身子桐桐:“我們桐桐就是招人愛對不對?各家的零碎加起來也不老少了呢……”

桐桐擡起頭看著她,奶聲奶氣地喊了一句:“奶……奶……”

這下更把奶奶高興得合不攏嘴了:“哎喲小閨女嘴真甜!”

老爸出來招呼大家坐下聊天,打發李君閣去做飯。

李家溝的晚飯不太復雜,隨便大鍋炒了一個香辣牛肉絲,一個魚香肉絲,蒸好翹嘴,剩下的就是各種炒時蔬。

加上下午就燒好的筍幹燜竹鼠,松茸燉雞,東坡肘子,新出的烏金米蒸的黃糖糯米飯,家宴的規格還是足夠支撐了。

一通忙活完,時間也差不多,把鴨子取來開始自後一套工序。

將炒鍋燒上旺火,下菜油燒至八成熱,李君閣開始給鴨子淋熱油。

將鴨子淋到鴨皮酥,香,脆後即可,千萬不能炸焦,不然抹過醪糟汁鴨皮就會變苦。

再刷上芝麻油,這就是鴨子菜中很著名的一道川菜——樟茶鴨。

現在的鴨子變成了一種蜜棗的顏色,油光致致清香撲鼻。

李君閣先將鴨子切成一指長兩指寬的小條裝成三盤。

在每個盤子旁邊擺上兩個香油和甜面醬調成的蘸碟,將大蔥切段,然後從頭上細細切成開花蔥,也分別擺入兩小碟中,圍在鴨子的四邊。

這就齊了。

最後又給阿裏木單煎了一塊牛排,給桐桐做了一個雞湯碎菜葉稀飯,這才招呼大家上桌。

這就坐了三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