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1章 子弟校(第2/2頁)

“一國的不同地域尚且如此,何況全世界?”

“以後我們李家溝的孩子,是要走向世界的,這對於他們的溝通和交流,甚至是融入當地社會,都有極大的好處。這才是我們多語言教學的目的。”

李君閣笑道:“別的先不說,這學校的名字到底定好沒有啊?這一把把教委算是得罪狠了,這小四年下來,我們李家溝的孩子絕大部分都是各校的好生源,像美嫻那樣的領袖型學霸,被挖到我們山溝溝裏邊來,不知道人家校長在背後怎麽罵我們呢!”

老伯看著四爺爺:“爸,要不您給賜個名字?”

四爺爺笑道:“這有什麽好想的?以前那些大型工礦企業,農場,兵團,為了解決自己員工子女上學問題,都興辦過自己的學校。”

“這類學校有一個統一的名字,叫子弟校,我們這所學堂,同樣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依我看,就叫李家溝子弟校!”

李君閣一琢磨,可不是這個道理嗎?這所學校培育的就是自己家鄉的子弟,不過老瓶裝新酒,其師資力量,教學水平,輔助設施,教具,完全突破了一般的子弟校應有的規格。

但同時也是新瓶子裝老酒,光從字面意思來看,都知道還有一層李家族學的意思在裏頭。不由得叫了一聲妙。

於是這名字就定了下來,至於校訓,三人誰也不讓誰,李君閣說了個“變通古今,學際天人”,老伯說了個“慎恭勤敬,博敏虛涵”,四爺爺說了個“慎思明辨,博學篤行”。

各自是從各自的脾性出發,也各自是各自學習的行為準則。老嬸在一邊看看這個又看看那個,覺得都不錯,難分伯仲。

最後幾個學問人一合計,幹脆,抓鬮!

最後是老伯的被抓到了。

李君閣還不服氣:“老伯你這個好是好,就是怕出書呆子啊。”

四爺爺也不服氣:“皮娃那個也不行,司馬光德才之辯早有定論,一旦偏廢,觸目驚心啊。”

老伯洋洋得意:“皮娃你那個是終極目標,爸你的那個是方法,而我這個是態度。嗯,還是一切從態度開始比較好……”

一老一小撇著嘴:“切!還不是你運氣好!”

李家溝農閑的日子也不長,說來說去差不多就這一個月。

李君閣最近的日子很悠閑,除了巡查,串門,沒事兒要不就跑去舅媽表嫂那裏幫著站站櫃台賣賣煤砂器,要不跑去青瑉石坊看看灑灑的進度,或者去篾匠叔那裏帶帶桐桐,剩下的就是調鷹弄狗,帶豬鬥江豚,過得那叫一個開心愜意。

這天李君閣又跑到了藥師叔家裏,藥師叔說是給老爸弄了兩瓶酒,要他去拿。

等來到藥師叔家,煥邦叔和東方叔也在。

煥邦叔笑道:“皮娃這麽年輕,不差這個吧……”

李君閣一看這架勢就笑:“沒說的了,這次的酒指定是補腎壯陽的。”

東方就翻白眼:“沒大沒小!你那甲魚現在有多大了?”

李君閣說道:“苗娃已經將它們移入恒溫池了,說是那東西長得挺快的,到春節肯定都在一斤以上,大個的應該能到斤半。”

藥師叔說道:“今年的無娘果結得不錯,得虧二皮養那三頭母豬,翻出了好些來,這下無娘果人參酒算是管夠。”

說罷捧出一個大玻璃壇子,裏邊泡著兩根人參,還有就是一堆被切成一半的球形果子,果子外皮是黑色,從切面看裏邊全是果肉,還帶著花紋,看上去和大理石有些類似。

整瓶酒泡出來是一種類似葡萄酒的紫紅色,酒味也和紅酒接近。

藥師叔直接拿來四個玻璃杯,一人倒了一兩,從藥櫃子裏抓出兩把南瓜子,大家就在藥櫃台邊上一邊嗑瓜子一邊品新酒一邊閑聊。

這東西李君閣都沒見過,不由得好奇:“這果子怎麽這麽奇怪,沒核?”

三個老的笑得打跌:“這東西是長在地下的,無枝無根,挖出來就像一個個土疙瘩,所以叫無娘果。”

藥師叔笑道:“以前李家溝也挺多,就連各家柴山後頭都不少,不過也不好找就是了。”

“去年有一次我發現大花它們刨出來這個,沒事兒就喂它們兩粒,也叫美嫻他們認過了,讓他們見著野豬們刨到就給我送來,果真就找出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