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2章 煌煌巨著(第2/2頁)

Shirly說道:“還有不少現在活躍在中國娛樂圈裏邊的人物,也是哥大校友。”

娛樂圈的不算,前邊那一幹大佬尤其是思想文化大佬,那一個個簡直是如雷貫耳,任誰拎出來都讓李君閣高山仰止。

Alice說道:“有了這樣的淵源,學校裏的華人留學生就挺多了,比如統計系,幾乎都給中國來的留學生包圓了。”

等到把孩子們重新叫回來,已經都快下午兩點了,一行人準備加快腳步從南門出校園。

一路上隨處可見和他們一樣的參觀者,還有正在學習、討論、和嬉戲的學生。

沿途還有很多覓食的鴿子,跳來跳去的小松鼠,也引來娃子們濃厚的興趣。

在“學院步行道”南側哥大新聞學院的山墻上,李君閣竟然發現那裏懸掛著中國偉人像,這才回想過來,《紅星照耀中國》的作者斯諾,就是哥大新聞學院的畢業生。

路上看到一幕熟悉的場景,不少華人留學生都拎著飯盒往裏進。

Alice準備帶著李君閣一行去吃校園中餐,李君閣一指那些華人學生:“他們手裏邊的飯盒是哪裏來的?”

Alice說道:“那是校外小貨車的外賣。”

李君閣笑道:“天底下沒有新鮮事,校內的食堂,肯定味道不如校外小攤子。”

Shirly哈哈大笑:“那我們也去吃那個?”

一群人嘻嘻哈哈地跑出校園,果然就看到前頭一個小貨車前排起了隊伍,貨車上貼滿了各種菜品的小圖片,一看就是標準的中餐,車頭上還立著一塊牌子——“開封小吃”。

大家排起了隊,倆妹崽在這校園裏真是一路熟,不時就有人過來和她倆打招呼。

李君閣則和前邊排隊的小夥子聊天,得知這小子是成電本科過來讀研的。

到了這裏,一個省出來的就算是親老鄉了,一聽李君閣是李家溝出來的,前頭小子也不由得大為熱情。

這反倒讓李君閣有些驚訝,這小子一看就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數理化的工科屌絲狗啊。

一打聽才知道,原來哥大工科狗群裏邊有一頭本來就是李家溝的土產。

趙華強,是這些人的新偶像。

然後那小子就開始和李君閣高談闊論趙華強如何如何,一堆的信息學名詞數學名詞統計學名詞,整得李君閣如聽天書,不住地拍著那小子的肩膀:“同學,同學,到了,該你打飯了……”

和熱情的成電工科狗同學揮手道別,李君閣開始招呼娃子們過來點菜。

盒飯一個六美元,有紅燒肉,香酥魚,青椒肉絲,糖醋蓮白……一水兒的家鄉菜。

一群人回到校園草坪上擺開架勢吃午飯,相互還挑著對方飯盒裏邊的品嘗,搞得那叫一個熱鬧。

李君閣對阿音說道:“這味道我絕對弄得出來,六美元一個飯盒,我看那架勢一天起碼五百個,這就是妥妥的三千美金,一年下來可真不老少啊……”

阿音笑道:“我覺得你釣魚來錢好像更快,才比我們早來幾天啊,就掙了六十萬美金。”

梁慧麗笑道:“阿音還真是找了一個金龜婿,簡直就是活財神啊,回家可得好好供著。”

阿音就嬉笑著不依,拿肩膀去撞梁慧麗。

一個土鱉被四個大美女圍著,周圍一群大大小小的娃子跑來跑去,還是那麽的其樂融融,看得路過的人群都在犯傻,這是……古代中國大家庭穿越了?

阿音挑著仔姜肉絲吃著,笑道:“不出來不知道,原來Alice和Shirly,還有粽粑芋頭,就連華強在哥大校園的影響力都這麽大。”

李君閣都有些不可思議:“主要是李家溝常有大魚坐鎮,我們小輩兒們在他們面前,那是真的拎不起來。一個個回到李家溝乖得跟貓似的,沒想到在外邊都是各有一片天啊……”

梁慧麗用筷子指著周圍一群吃得吭哧吭哧的娃子們:“等到這一幫子成長起來,開枝散葉了,那我們李家溝就算是穩如泰山。”

李君閣笑道:“其實也和慎清慎勤公的老路子差不多,還是那句話,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不過從家族人才的培養,變成了地方人才的培養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