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網絡爭議(第3/4頁)

在《偽書考據精要》中,他在《後出師表》上面著墨不多,連1000字都沒到,沒有詳細寫明。

今天,正好趁著給《國學時代》名家專欄寫稿的機會,寫個偽書考據系列,然後再開一個名人軼事系列等等,貼近一下廣大的讀者。

重新檢查了一遍後,李凡將文章發到陸丫丫的工作郵箱,不出片刻,那邊的電話直接打過來了,她急切切地道:“李凡,你確定你不是在胡扯麽?”

胡扯?

李凡冤枉啊,為什麽每個人最愛對自己說的一個詞都是這個?

“我真不是胡扯,有理有據有分析的,咱這是正兒八經的考據,怎麽能是胡扯呢?我接下來要寫《《尚書》考據研究》,《《神農本草經》考據研究》等等一系列。”

“啊?你別逗我,讓我緩緩。”

陸丫丫被驚到了,她看到這篇文章時被震驚得七葷八素的,《後出師表》不是出自諸葛亮之手,你李凡太敢說了。《後出師表》那可是和《前出師表》一樣,都是寫進了國學教材的,就相當於官方摁章了一樣,啊結果你說,這不是諸葛亮寫的,你這……膽子太大了吧?

陸丫丫的心態瞬間崩潰,這兩天她等啊等,就等著李凡能再次拿出《詩詞論》那種驚艷的理論研究著作,可沒想到等來等去,李凡卻交出來這麽一篇驚世駭俗的文章。

而且,照著他的意思,接下來還有一批“驚世駭俗Plus”版本要面世,按他的意思,《尚書》是偽書,《神農本草經》是偽書……那到最後,會不會《新華字典》都是偽書?

陸丫丫緩了片刻,壓了壓語氣,道:“李凡,咱能寫點兒文藝理論研究類的麽?寫點兒正經東西。”

“這也是正經的啊!考據學嘛。當然,像《詩詞論》這種後期我會以成書發表,在網上,咱先來一波偽書系列,然後再來一波名人軼事系列,還有——”

“你別還有了,我害怕!”

陸丫丫當然害怕,因為這個時空專門研究考據古代歷史、書籍、歷法甚至民風民俗的人非常少,更沒有形成學派什麽的。像前世有個“乾嘉學派”,以對於古代社會歷史各個方面的考據而著稱,這個時空則沒有這種,別說學派了,專門研究這個的人也很少,大家學者更是寥寥。

這時候李凡突然站出來喊了一嗓子,說《後出師表》不是出自諸葛亮之手,你說這任誰都得嚇一大跳啊!別說這小姑娘了,連那京大文學院院長崔勇年也驚得胡子亂顫。

而且,聽李凡這語氣,他不僅僅只喊這一嗓子,以後好像還要不停地振振發聲,這貨是要走向國民固有認知的對立面啊。

陸丫丫平復了一下心緒,再次看了一遍《《後出師表》考據研究》,下面列出了一條條的“李氏”分析:

1:趙雲去世年代在《三國志·趙雲傳》和《後出師表》中說法不一,可知後者為編造。

2:《後出師表》中編造史無記載的人物和事件,故弄玄虛,欲蓋彌彰。

3:陳壽寫《三國志》和專門整理《諸葛亮集》,都沒有對此收錄。

……

面對李凡所羅列出來的24條證據,陸丫丫猶豫了,這作品發不發?沒有確切說法證明李凡說辭準確性的前提下,發表的話一定會惹起爭議的,而且,你小子這胡扯的到底對不對啊。但不發吧,李凡那邊兒不好交代。

李凡現在自己可惹不起,人家可是文化偶像,網絡大V,《國學時代》的流量擔當!這要是把人家惹不高興了,人家還不給你這兒發表文章了呢,轉身拍拍屁股走人,到時候自己就闖大禍了。

陸丫丫自己做不了主,只好拿著優盤,敲開朱總編的辦公室,請求定奪。

朱總編見狀也猶豫了,模棱兩可的,他對陸丫丫道:“李凡說得好像有點兒道理,但咱又可以反駁,你說是不是?”

“對對對,就是這種感覺。”

朱總編咂巴咂巴嘴,道:“嘖嘖,這小子。得,我打個電話!”

電話打過去後,朱總編剛對李凡那24條分析中反駁了兩三條,誰曾想李凡直接回了他一句話:“我們考據學講究‘實事求是’‘無證不信’,你反駁我的依據是什麽?”

朱總編頓時無言以對,放下電話後,他嘆了口氣,對陸丫丫道:“丫頭,我讓李凡幹沒電了,發吧。”

《國學時代》名家專欄,當夜零時,李凡的這篇《《後出師表》考據研究》更新出來了。

相比於之前的很嚴肅的詩詞理論研究作品《詩詞論》,這篇考據研究再也沒有網友喊聽不懂了,大家都能一口氣通讀全文,而且整篇文章的閱讀量直線飆升,評論數轉發量再創新高。

只不過,評論區的風頭變了:

“帥李,你能別逗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