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當國學天才遇到相聲(第3/3頁)

一曲唱罷,掌聲濃烈!

“好!唱得好!”

“沒想到你小子竟然還會唱太平歌詞!”

“這不僅僅是唱了,還會創作,這個太難能可貴了!”

“青年相聲演員中,你是頭一號的人物啊!”

瞧瞧,這話鋒變的這叫快,轉眼間變成了青年相聲演員了,別看大家只知道你在京大迎新晚會上表演了一場,但認可你!

“這是你師父教的還是你太爺?”

“我太爺!”

眾人點了點頭,嗯,高手果然在民間啊!

……

9點整,整档節目結束。

“歡迎大家明天同一時刻,繼續收聽我們的節目,再見!”

拉下音量,黃雨琪興奮地拉著李凡道:“剛剛你的小曲兒唱得,太絕了!誒呦,余音繞梁,韻味十足啊,和我第一次聽京劇的時候差不多,我現在一想想還頭皮陣陣發麻呢!”

李凡笑笑,“我這才哪到哪啊?這幾位前輩唱得更好,我還想請教一下幾位前輩呢!”

程源遠沒吱聲,他不會唱太平歌詞,貫口也說不完整幾段,他們家他這一輩兒就剩他自己了,於是他也就成為了藝術家。

有位相聲大師說得好,成為藝術家的方法是什麽呢?簡單,身體要健康,你把別人熬死了,你成為了大輩兒,那你就是藝術家!

尤勇唱得不錯是不錯,但他沒創作過作品,董鶴鳴也是如此,他年輕時唱得好極了,但都是他人創作的作品。

還是董鶴鳴老爺子活得坦蕩,他道:“我18歲的時候,兩個你也唱不過我,但我不會創作啊。你的嗓音條件得天獨厚,略加指導,前途無量!”

“董老繆愛了,班門弄斧,您老見笑了!”

董鶴鳴佝僂著身子,拍了拍李凡的手臂,非常欣慰,他年輕的時候也是大高個大帥哥,老嘍,現如今拍拍年輕人的肩膀都費勁嘍。

李凡的時間很緊急,沒多余時間再浪費下去了,他便忙和大家告辭,拉著顧亞婷趕飛機去了。

三派藝術大師望著李凡離去的背影,心中感慨頗多,一是驚喜青年才俊之誕生,二是哀嘆相聲之不爭,三是憂患未來之發展。

相聲作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遺產”兩個字可不是什麽好聽的詞匯,它代表著瀕臨滅絕,代表著與現代社會格格不入,相聲若想要生存,就必須變革,而促進變革的人會是誰呢?

“小勇啊,挽救相聲於一線的重任落在你的肩膀上了!”

“我不成,各位同仁一起努力,眾人拾材火焰高嘛!”

……

大家胡扯了幾句後,又想到了李凡這個名字,或許他能成為相聲界的傳承人?

很明顯,他們低估了李凡的野心,李凡人生有兩大目標:其一,吃喝不愁,灑脫快樂。其二,傳承華夏文化,琴棋書畫、詩詞歌賦、戲曲舞技等等。

之所以是“傳承”而不是“振興”,因為“振興”這個詞匯是不現實的,在現代社會振興昆曲?引導毛筆書法?彈古箏?

一萬個李凡也做不到!

李凡爭取以一個民間藝術工作者的形象,來讓這藝術的涓涓細流不至於幹涸殆盡,那就算他李凡幹了件大事兒了。他對自己的定位也非常精準:成為個別藝術種類的參與者,其他藝術種類的記錄者。

一個人的精力是極其有限的,李凡任重而道遠,況且還得拿出一定的時間休閑玩耍,慢慢來吧,主要是喜歡這些。

車子在路上奔馳著,顧亞婷則對李凡的太爺深感興趣,畢竟那個老頭兒太神奇了。

顧亞婷忽閃著大眼睛,興趣濃厚地問:“李凡,你太爺箱子裏都有什麽書啊?”

“五花八門啊,《三國演義》啊,《紅樓夢》啊,《儒林外史》啊,《一頭豬的產後護理》《少女之心》——”

“《少女之心》?”

李凡瞪著眼睛道:“有什麽問題麽?”

“沒問題啊!”

“沒問題就是有問題,大大的問題,你看過!”

“我沒有!!”

“你有!”

“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