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鑒定國寶(第3/4頁)

“謝謝您啦!”

還沒到正式上班的時間,估計專家在路上,畢院長又和李凡聊起了古玩行業,並勸李凡不要涉足其中。

古玩行業水之深,深到可怕,處處是騙局。從地攤到拍賣行,從老板到電視上不計其數的專家,10人9騙。這又是一個法律基本空白的行業,新人入這行基本會被淹個半死。

而且,各家所謂的權威機構的藏品鑒定證書更是一大騙,基本上都是坑蒙拐騙,把假的說成真的不計其數。國家更是根本不承認的。

畢院長這老頭有意思,有點兒話癆,對著李凡這個初次見面的小夥子發著滿腹的牢騷,典型的憋壞了的老憤青。

不多時,專家敲門進來了。

“畢院長,您找我?”

“老胡,我給你介紹一下,這是李凡。”

“您好,我是李凡。”

老胡也已經60來歲了,但精神矍鑠,雙目炯炯,他道:“不用介紹,誰不認識?我孫女兒總是趴在電視上看,都近視眼了,哈哈。”

李凡道:“胡老,您能幫我看看水晶杯麽?”

“沒問題。”

老胡來到辦公桌前,當雙手拿起水晶杯的時候,就再也放不下去了。

他的雙手微微地顫抖著,目光仿佛化成了一把鎖,死死地鎖在了水晶杯上。

1分鐘;

2分鐘;

……

直到20多分鐘的時候,他還在仔仔細細地研究著,嘴裏不停地自言自語著:“不應該啊?”“誒,不對啊!”“不合理啊!”

又過片刻,老胡終於放下了手裏的杯子,回頭疑惑地道:“李凡,你哪弄來的?”

“昨晚從一個姑娘的手裏買的。”

“知道這文物的來龍去脈麽?”

“不知道,這姑娘說她也不清楚,是爺爺傳下來的。”

“有聯系方式麽?”

“有!胡老,我這東西怎麽樣?”

胡老鄭重地道:“我現在不能告訴你,我還沒想通,我連它是國內還是國外的都沒想通。”

李凡連忙道:“國內的,戰國時期的。”

“時間上沒大問題,但你憑什麽說是國內的?”

“我……”

胡老道:“把那姑娘的電話給我,我問問。”

李凡撥通了電話:“張凱麗麽?我是李凡。”

電話那頭,“李凡,咱們可是說好了的,你可不能反悔!古玩的行規是不能破的!”

“你放心好了,我們只是想知道這件杯子的細節。”

“那還好,你想讓我還你錢也沒了,剛剛付首付了!”

胡老接過電話,想問問細節,可是一無所獲。

放下電話,胡老道:“李凡啊,你先耐心等待幾天,我們院裏好好研究研究,這不是一時半刻就能給你準確答案的。”

“那好,麻煩您了。”

辦好了手續,李凡離開了故宮博物院,回到京大寢室後,他洗了把臉換了一身衣服便開車奔赴京城著名的古玩市場。

接下來的10來天內,李凡的心態徹底失衡了,按照同學們的說法,李凡“瘋”了。

只要沒課的時候,他便一頭紮進古玩市場,從一個個小攤位到大的鋪子,李凡逛遍了每一個角落,他眼睛雪亮,充滿著勃勃的“貪婪”,咬著一口勁兒誓要挖掘出下一個國寶!

但每一天都是乘興而去失意而歸,流逝的時光磨耗著他的耐心和欲望,終於,在一次次無功而返後,李凡的心態重回平和。

那是個艷陽高照的冬日,李凡穿著厚厚的羽絨服,他手插口袋站在古玩市場中,望著身旁川流而過的渴望著一夜暴富的古玩愛好者,他驀地心生感慨:

我李凡最近究竟怎麽了?古玩,不更像是一場賭博麽?這種撿漏撿到國寶的概率,無異於被天上掉下塊隕石砸自己十回的概率,自己浪費這寶貴的時間幹嘛啊?

李凡很快清醒了,又重新回到了日常生活的正軌上,萬幸,沒有讓偶然得之的國寶壓得“精神失常”。

……

《天天向尚》特別節目《鑒寶》很快播出了。

播出這天,已經走了嚴重下坡路的《天天向尚》的收視率觸底反彈,較之平常翻了3番,達到了3.8的驚人收視率。

隨著《天天向尚》的播出,網絡一片嘩然,大家的下巴掉了一地。

“我理解不了啊,李凡多聰明的一個人呐,還戰國杯,2000多年前的老祖宗再厲害,也做不出今天的啤酒杯啊。”

“這叫聰明一世糊塗一時啊!”

“沒事兒,李凡錢多,吃一塹長一智吧。”

“李凡終於腦殘一回了,幹杯!”

……

各家新聞也是紛紛跟進報道,各種“驚”“不可思議”等詞匯寫入標題,他們可算在李凡身上找到了“負面新聞”了。

幸好李凡心大,否則非得氣得七竅流血,暴斃而亡。

《天天向尚》播出的第二天,家裏的電話打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