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李凡的若幹假想

心理學中很多觀點、實驗結論等,很難有絕對的唯一答案,別看外國心理學蓬勃發展好些年了,但在歷史發展進程中,它還處在人們討論“天圓地方”的最初級階段,畢竟心理學獨立成為一門學科才140年而已。

尤其是華國國內心理學研究的發展,根本無法和國外相媲美,基本上極大多數研究者都處在學習階段。

心理學界曾鬧出過一個大笑話,某著名心理學家做了某一龐雜的實驗,學術成果被各方報道,刊載於各種權威期刊上,甚至馬上要選入大學教材了。

結果,他帶的一名博士生發現了他這實驗最初階段的公式用錯了,然後,整個實驗後面所有部分都跟著錯了。

(類似的情況不勝枚舉,在各個學術領域都普遍存在。)

華國國內心理學方面的大牛基本沒有,騙子倒是一大堆。

書店裏心理學書籍琳瑯滿目,真正有價值的卻沒有幾本。

電視節目裏各種心理學專家公然招搖撞騙,胡吹亂扯,更是比比皆是。

心理學已經被玩壞了,充斥著人們的誤解與浮誇風。

李凡的這篇《心理學:顛覆論》,就是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誕生的。

關於這篇《心理學:顛覆論》,波什教授眼前一亮,他給普林斯頓大學掛了個電話,詢問奧尼爾教授是否有興趣來將這個華國學生的項目擴大規模重新做一下。

奧尼爾教授對此無愛,他可不想得罪那麽多人。

波什教授放下電話聳了聳肩,他也不想去做,不是這個項目不好,原因是他認可李凡的結論,既然認可了,也就沒有多此一舉的必要了。

不過,這個華國學生倒是讓他極其感興趣,關於這個學生的研究報告,雖然因他人單力孤而導致重復性實驗過程很單薄,但是,在理論、分析、結論等關鍵科學環節方面,卻非常嚴謹縝密,絕對是心理學家水準的。

如果說這份研究報告出於某位心理學家之手尚可理解,但這卻出自於一個大一學生之手,這就讓波什教授非常咋舌了。

天才啊,華國青年人智力和天賦實在太優秀了,直逼我猶太人啊!(華國青年100個不服!)

波什教授又看了看這份試卷,然後一連串unbelievable脫口而出。

他目光最終落在了鮮紅色的分數上,吃驚地道:“The test paper is only 96 points?”(試卷只有96分?)

程教授:“……”

李凡很快便被波什教授親切地叫到了辦公室,兩個人的聊天從傍晚到深夜,李凡接受了這位西方心理學大牛的深深洗禮,他同樣也讓波什教授視若珍寶。

在波什教授眼中,李凡是塊絕世璞玉,雖然還未經徹底打磨,可已經展露光芒。

尤其讓波什教授無法理解並驚呼天人的是,這個華國學生明明沒有經過系統化的心理學學習,沒有進入實驗室,沒有做過什麽科研項目,怎麽就能想到各種“離奇”的理論呢?

比如說,李凡提出個觀點,說愛思考的人可能比不愛思考的人更“懶”!

又比如說,李凡談到自己剛剛發布的《抑郁症與身體健康》一文中,提到高強度運動有益於抑郁症,根本原因是,高強度運動增加了兩種與抑郁症有關的神經遞質的水平。γ-氨基丁酸和谷氨酸都與抑郁症和其他神經精神病學障礙有關。

波什教授好奇地詢問李凡是如何得出如此多新奇的觀點的,李凡則說自己是推想出來的。

沒有實驗支撐,沒有數據佐證,光靠想?

(沒辦法,李凡讀的書多啊!)

波什教授給李凡起了一個外號,和華國網友們給起的外號一樣:空想家。

“空想”變現,是需要實驗支撐的,是需要大數據分析的。

李凡連續10天在國學時代APP上發表了10篇心理學文章,提出了一連串不靠譜言論,這些言論對於李凡而言,大多數是他沒有條件或者時間去親自證明的,但還是有些人去嘗試著幫他去做了。

周六,京城四中會議廳非常熱鬧,北師大心理學博士吳朗和梁宇正在講台上和四中副校長交談著,內容則是有關於今天這個項目的話題。

而室外,200名高三學生被分為5組,每組40人,他們正準備進入會議廳進行試驗。

學生們紛紛言語著:

“難道聽音樂真能提升創造力?”

“我不相信,我只知道聽歌會讓我分心!”

“沒想到還真有人來驗證李凡那不靠譜的理論啊!”

“只能說華國這麽大,無聊的人太多!”

……

學生們正哈哈大笑之際,有老師從廳內探出身體,道:“第一組同學,進場。”

第一組40名同學進場了,準備進行測試。

學生們紛紛落座,拿起筆準備做創造力測試題,這時,廳內響起了悲涼的古典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