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說不過他(第2/3頁)

首先,請李凡/王猛老師談一下,你們質疑食物相克不成立的理由。”

李凡向王猛擺了個“請”的手勢,王猛頓時便更加緊張激動了,畢竟是第一次上電視,而且還是在這種很快便會劍拔弩張的狀態中。

王猛磕磕巴巴地道:“我不是……不是質疑,而是,我認為,我堅定地認為,食物相克是並不存在的!”

“為什麽呢?”

“因為,那個,食物相克沒有任何的科學依據來支撐!”

周蕓望著真知/任海:“您二位怎麽看?”

真知略略表現出了一絲輕傲:“王老師,這你就不了解了,有一些知識是經過長期的實踐而獲得的經驗,科學未必能解釋得了,但它卻行之有效。

食物相克就是如此。”

李凡看了看王猛,希望他回擊,可王猛因為過於緊張,腦袋是空的,他“嗯、啊”兩聲後,便看向了李凡。

李凡:“真知老師剛剛提到了一個詞,‘行之有效’,食物相克如果行之有效的話,那必然有很多人因此而受到困擾。

但是,古代,並沒有太多食物相克具體案例出現,而現代,因犯了食物相克而住院的,鮮有報道。

這就說明了,食物相克,並不是‘行之有效’的!”

任海笑道:“李老師,恕我直言,您別介意,咱們這是探討啊。

明明知道食物相克,誰還去以身試法?大家自然避而不吃了,對不對?”

觀眾們點頭,是這個道理,誰會去作死啊?

李凡看了一眼身邊的王猛,這位額角流汗目中空蕩,李凡知道他是靠不住了。

私底下挺能叭叭的,怎麽上了電視節目就歇菜了呢?

李凡道:“任海老師的這一想法,催生出兩個問題。

第一個,謠言的產生。

謠言是怎麽產生的?我舉個例子。

西紅柿大家一定都吃過,但在很久以前,西紅柿只是觀賞性植物。

它原本生長在南美洲,是秘魯國家森林裏的一種植物,原名為‘狼桃’。

當地有一傳說,吃了狼桃就會長疙瘩起瘤子。所以,雖然它鮮紅欲滴美麗迷人,卻沒人敢食用。

16世紀,英國一位公爵到南美洲旅遊,將西紅柿帶回了國家,作為禮物送給了情人伊麗莎白女王來表達愛意,這個時候,西紅柿成為了‘愛情果’,但依舊沒人敢食用,只是作為觀賞性植物而已。

17世紀,一位法國畫家多次描繪西紅柿,最後實在抵擋不了西紅柿的嬌艷,於是冒著生命危險品嘗了西紅柿。

於是,西紅柿能食用且美味可口的消息,傳遍了天下。

大家想想看,現在誰都知道西紅柿可以食用,但最初,西紅柿不可食用的謠言,只需要幾個人甚至某個人的一人之言,就可蒙蔽千年。

由此可見,謠言極易產生,且,成本‘低廉’,並,作用久遠!

我說得對麽?”

觀眾們紛紛道:

“對!”

“有道理!”

“很多低級謠言都是這麽產生的吧?”

……

李凡繼續:“西紅柿不能食用,它會讓人長疙瘩起瘤子,這個謠言在那位畫家沒有吃掉西紅柿之前,它也是民間實踐經驗,對吧?

剛剛任海老師說過了,明明知道食物相克,誰還以身試法。由此我得出一個結論,所謂的食物相克民間經驗,只是個別人的經驗!

犯了食物相克而發病的案例,少之又少。個案,是不足以代替整體的,真理,是需要一定的數據支撐的!

數據證明,食物相克的民間經驗,只能是個別人士的民間經驗。

對此,大家還有疑問嗎?”

真知皺眉:“也有一些報道說吃了食物中毒的。”

李凡道:“的確有這類的新聞,但是,醫院一定能給出確切的原因,食物沒洗幹凈、體質原因、吃多了……我認為沒有正規大醫院說這是食物相克引起的吧?

真知老師是只看標題沒看內容啊,還是不相信醫院的診斷?”

真知:“……”

李凡:“由之前任海老師的想法,催生出的第二個問題是什麽呢?

任海老師說知道食物相克誰還以身試法對吧?

接下來,我們反向推理。我先做一個調查,現場,能舉出10種以上食物相克的觀眾請舉手!”

寥寥幾位觀眾舉起了手,並依次把自己知道的食物相克組合說了出來,還有位觀眾站起來後,勉勉強強只說出了8組食物。

李凡道:“大家也看到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只知道食物相克,但具體什麽和什麽相克,能說出十種以上的觀眾,寥寥無幾。

而《食物相克大全》這本書中,有1000余種食物搭配相克。

也就是說,我們無數個糊塗蛋,基本上,很多人都不停地犯著食物相克的毛病,不過,咱們不是活得好好的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