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9章 影評出爐(第2/3頁)

在這篇將近3萬字文章的開頭,波德維爾寫道:“雷德利·斯科特曾經說過,在《2001太空漫遊》之後,科幻電影已死。很長一段時間,我認為這是正確的,《2001太空漫遊》之後,再也沒有那麽激動人心的科幻電影了。不過看完《未來啟示錄》,我知道自己和雷德利·斯科特都錯了。即使科幻電影真的曾經死去,《未來啟示錄》也讓它活過來了。”

在文章中,波德維爾從光線、色彩、結構等多個角度對《未來啟示錄》進行了詳細分析,其中結構是他分析的重點:“《未來啟示錄》是一部極其特別的電影,電影分為上下兩個部分,而上下兩部分又都是三幕式結構,都有各自的開端、發展、高潮和結局,單獨拎出來完全可以作為兩部獨立的電影存在,電影上半部分是戰爭片,下半部分是監獄片。一位導演要拍一部電影就很不容易了,張然卻在一部電影中拍出了‘兩部好電影’,這是前所未有的壯舉。這種獨特的結構源自於中國傳統詩歌宋詞,宋詞分為上下兩個部分,上半部分敘事,下半部分抒情,上下兩部分前後呼應。

第一遍看《未來啟示錄》,我對電影的結構感到納悶;直到看第二遍我才意識到這種結構的奇妙之處。我甚至做了很多頁的筆記,但由於電影信息量太多,還是可能錯過了很多巧妙安排的元素。

從大結構來看,電影上半部分是講機器人受到人類壓迫,發動了起來,在戰場上取得了優勢;而下半部分,監獄中的人類受到了機器人的壓迫,為了自由和尊嚴進行了暴動,最終機器人換掉了原來的監獄長……”

在用大量筆墨對電影的結構進行分析後,波德維爾開始探究電影的主題:“張然曾經說過中國人的信仰是歷史,而中國歷史有個有意思的現象,中國歷史是一個不斷循環的歷史,一個王朝腐化墮落、對人民進行殘暴的統治,於是這個王朝很快被推翻,新的王朝建立起來。而這個新王朝開始表現總是很好,人民安居樂業,國家變得越來越強。但隨著國力的強盛,統治者逐漸腐化墮落,對人民的統治越來越殘暴,最終又天下大亂,政權被推翻,然後又一個新的王朝建立起來,又開始了一個新的循環。

其他國家很少看到像中國這樣明顯循環的歷史,但從整個人類歷史來看,也總是在不斷重復,不斷循環的,還驚人的相似。14世紀的時候西班牙是全球的霸主;到了17世紀荷蘭取代西班牙成為全球霸主;18世紀英國取代荷蘭成為世界的霸主;到了20世紀美國又取代了英國成為世界霸主。

不只人類歷史如此,縱觀整個地球歷史,在人類出現之前已經出現了無數的主宰,地球的歷史也是一個不斷的交替循環的過程,人類只是地球智慧生命交換過程中的一個階段,而下一個取代人類的可能就是機器人。

電影的主角亞當斯,並不喜歡戰爭,但他還是非常堅定的與機器人進行戰爭,而他作戰最重要的理由是,機器人太過強大,隨著機器人崛起,人類很可能會被機器人奴役。而他的猜測在電影的第二部分得到了證實,在南極的監獄中,人類會因為對機器人的反抗而被肆意槍殺。到這裏,電影的主題呼之欲出,就是人類的過去和未來是一種循環,或者說輪回。

《未來啟示錄》是在講人與機器人的戰爭,但這場戰爭其實是兩種生命或者兩種文明更替的開端,所以,電影本質上是關於人歷史以及未來的思考。對於機器人是否會取代人類,電影並未給出確切的答案。不過張然最後還是給大家留下了希望,善良是智能的一部分,而善良最終會讓我們獲得拯救。”

在文章最後,波德維爾總結道:“很多導演都找到了將類型電影轉為藝術電影的方法;比如韋斯·安德森和他的喜劇,還有保羅·托馬斯·安德森和他的情節劇,但這些都很少能拍成既是口碑之作又是大片。

庫布裏克做到過,在拍完商業精品《斯巴達克斯》《洛麗塔》和《奇愛博士》之後,他執導了《2001太空漫遊》,這是一部有關生命的沉思,也是科幻片宇宙觀的奠基之作。從那之後,他拍任何電影都如魚得水,既可以拍熟悉的類型,也可以嘗試挑戰性的敘事或主題。張然現在做到了同樣的事,《未來啟示錄》是張然的《2001漫遊太空》。對我們這些熱愛電影的人來說,這是最大的幸運!”

波德維爾對對東方電影、東方文化比較了解,那本著名的《香港電影的秘密》也正是他的手筆,侯孝賢、杜琪峰等人的電影,他都有過分析。正因為如此,波德維爾對《未來啟示錄》的解讀要比其他北美媒體更深入。很多看過盜版的北美觀眾在讀完他的文章後好似醍醐灌頂,甚至不少影評人也大受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