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未來戰略(第2/3頁)

平台化是自福特發明流水線生產方式後,在汽車行業的又一個偉大創新之舉,其將標準化這個概念發展到新的高度,不同車型間可以通用許多相同零件,極大降低了汽車主機廠的成本。

除了學習豐田的精益生產方式外,中華集團還將學習大眾的平台化生產方式,把當今世界主流的成功經驗為我所用。

4、實現正向開發全新車型,在車身設計與開發技術上形成自己的標準流程。以中華轎車為主打,開發出完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下一代車型,形成中華集團真正的代表作國民車。

現在C1中華轎車是模擬豐田第八代花冠的產物,從技術角度出發,屬於技術含量很低的產品。

中華集團要有所作為,必須要自主開發出一款全新的車型,從平台到動力、電子、車身設計等各方面都要求是原創作品。

抄作業一時應付過去,但上了考場,最終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中華集團必須培養出自己的研發團隊,能夠獨立正向設計一款新車型。

5、建立汽車電子系統研發,對汽車電子控制系統和車載汽車電子裝置實現零的突破,從無到有成立中華系電子產業集群。

現在盤古發動機的ECU(發動機電控單元)全部采購自德國博世在內地的合資公司——“聯合汽車電子公司”,一塊ECU加傳感器售價高達2600元。占據發動機成本的一大部分,這種壟斷性的電子資源,博世處於壟斷地位,中華集團根本無從還價。

還有ABS模塊也來自博世進口產品,售價同樣不菲,一直面臨缺貨的局面。

當前最新的ESP電子系統,博世也拽在手中叫賣,這套新設備更加昂貴,已經是許多中高級轎車必備的安全配置。

車載方面,遙控門鎖、數顯儀表、電動座椅、巡航系統、倒車雷達影像以及自動大燈等,都是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難以涉足的領域。

在將來自主研發的自動變速器方面,TCU(變速器控制單元)也需要采購。

這些主流的電子設備都要求中華集團組織資源進行突破,打破國外零部件巨頭的封鎖。

6、開啟新能源汽車前瞻性研究,在純電動和混合動力汽車方面有所探索。新能源汽車相當於所有汽車企業處於同一個起跑線,中國企業最有可能在這個領域超過國外巨頭。

豐田的普銳斯混動汽車已經正式量產,在美國廣受歡迎,在新能源汽車方面先行一步。但將來要大規模普及,到底是純電動還是混合動力符合時代要求,還需要等待技術進一步發展和結合實踐才有結果。

對於這樣關系未來的戰略方向,中華集團也需要有所技術儲備。在電動摩托車上,已經具有初步基礎,將來可以向汽車領域傾斜發展。

7、在材料技術有所突破,建立自己的汽車材料體系。汽車輕量化要求采用更輕更強的材料使用,高強度鋼、鋁合金、鎂合金和塑料及其復材料等,都是下一代研究熱點。

高強度鋼和合金領域,中華集團已經和寶鋼集團有所合作,雙方共同對未來的汽車材料進行研發,尋求進口替代品。

汽車發動機和自動變速器需要使用許多合金復合材料,內飾方面納米復合塑料、高強度熱塑性樹脂復合材料等開始使用,不但減輕重量還更加安全環保。

光看如此多重點攻關發展項目,就能知道現在我們國家汽車水平處於何種地位。要想一下子邁入國際主流汽車企業行列,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

當初韓國現代汽車計劃耗費30年時間,結果實際只用了20年就趕上主流水準。現代汽車是最晚進入世界巨頭行列的企業,也是中華汽車學習的榜樣。現在輪到中華汽車開始發力,按計劃是20年,不知道實際會需要多少年。

在中華轎車和奇瑞轎車相繼進入國內轎車市場時,受到影響最大的反而是一汽小紅旗轎車。

小紅旗20萬以上的售價,照理來說跟中華、奇瑞半杆子打不著,但國內消費者就認準了都是國產轎車,為何小紅旗賣得如此之貴。

加之面臨本田雅閣、通用別克和大眾帕薩特的下壓,原本在中級車市場憑借跟在奧迪100大哥身後吃飯的半壟斷地位沒有了,小紅旗陷入了銷量大幅下降的境地。

現款小紅旗型號是“98新星”,聽名字就知道是1998年下線的產品,經過兩年時間已經不適應現有競爭激烈的轎車市場。

為此,一汽為小紅旗換代,新型號叫做“世紀星”。該新車型使用了淘汰的奧迪200車身,改頭換面使用日產風度轎車的前臉套在了小紅旗身上,發動機也從老邁的488換成了來自日產的V6型2.0L發動機。

換了個車標和發動機,紅旗再一次脫胎而生,只不過沒有了歷史傳承和自主技術,小紅旗早已經不再是國人心中的紅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