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誰來接盤(第3/3頁)

說實話,當韓皓得知春蘭集團主動聯系自己,打算出售汽車業務時還有些不敢相信。

要知道春蘭跟中華集團同時進入摩托車和汽車領域,只不過中華集團運氣好早早擠入了轎車領域站穩腳跟,春蘭汽車的中卡在市場上也有口碑。當年在品牌價值評比時,春蘭汽車可是力壓華夏、中華汽車一頭的存在。

只是經過幾年發展,物是人非,中華集團蒸蒸日上,反而春蘭鐵了心要退出汽車行業。

春蘭打算把汽車項目整體出售,包括工廠、工人乃至技術都一並打包,希望能通過汽車回血,為空調主業的市場競爭儲備彈藥。他們的汽車工廠位於蘇吳省省會,中華集團在當地有一個用於生產微車的基地。如果能拿下春蘭汽車的資產,倒是可以很快整合完畢。

因此,韓皓本人在經過調研後,對春蘭汽車還挺有興趣。

只不過,在價格上雙方就有所差距了,春蘭方面開價過高要求5個億,理由是他們為汽車業務投入高達7個億,現在已經開價非常優惠了。

但韓皓肯定不願意花5個億收購春蘭這樣的爛攤子,要知道春蘭汽車已經深陷虧損境地,預計當年虧損超過1個億。入主後,還得負責春蘭賣出去貨車的售後服務,這又是一大筆支出。

陶建興當然不會只找中華集團一家,他知道貨賣三家才能競高價的道理,還找了一汽、東風乃至福田這樣的貨車企業。

面對中華集團咄咄逼人的進攻姿態,一汽、東風這樣的商用車巨頭為了防禦考慮,也對春蘭汽車產生了興趣。至於福田汽車,他們在輕型車有優勢,但如果能低價拿下春蘭,也能鞏固自己的市場地位。

就算最後沒有得手,他們也能夠通過擡價給中華集團帶來不小麻煩。

最終,圍繞春蘭汽車的歸屬,幾大國有汽車巨頭間又爆出一場暗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