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迎接(第2/3頁)

緊跟他身後的是淮王府行在的大小官員以及現在於沈陽的忠義軍的高級武官們。他們都是穿著一身大禮服,而朱明忠則是一身黑色的藩王袍,面帶微笑,全是一副神采奕奕的模樣。他身後的文武官員也是個個精神抖擻。尤其那些武官,皆是穿著軍衣腰間佩刀,筆立挺拔立於後方,英武之氣更是盡露無遺。

瞧見朱明忠身後文武官員,再看著他那張年青的臉龐,張煌言在心裏嘆息一聲。

“張某遠不如此人!大明的希望或許在他的身上。”

同時,他的心底也打定了一個主意,他知道,大明的希望在這個人的身上,同樣,這個人也可能會奪走大明的希望。

張煌言深吸一口氣,笑容滿面的對朱明忠深揖道。

“大王,你太多禮了,下官焉能當此厚待!”

他或許是尚書,但朱明忠卻貴為藩王,兩人的身份自然有高下。

朱明忠平揖於面前還禮道。

“司馬客氣,今日司馬能來沈陽,實是本王之幸,也是沈陽全城的之幸,若是非是因為這沈陽城中現在大都是軍人,恐怕,必定會有百姓夾道相迎司馬,以一睹司之風采。”

張煌言哈哈大笑道。

“若如此,乃下官之罪過!”

說罷,在朱明忠的邀請下,二人一道邁步向大門走去,不過盡管看似一道,可張煌言還是主動的讓出半步,以讓朱明忠走在前面。他一直恪守著君臣禮數,朱明忠是藩王,他必須要恪守上下之禮。

稍事休息,朱明忠便請張煌言入席,為其洗塵。因為已經過了飯時,在路上的時候張煌言就已經吃過飯了,於是便說道。

“方才在驛站的時候,下官就已在吃過東西,不必再吃午飯了。”

雖說知道他已經於驛站中用過飯,但朱明忠仍然堅持道。

“為能夠為司馬洗塵,今日午飯已推遲了三個小時,想必諸位府中諸臣這會已經是饑餓難耐了,請司馬莫再推辭。”

聽朱明忠這麽一說,張煌言立即大驚失色道。

“何須如此!大家為下官餓肚子,這讓下官如何心安?”

張煌言還真沒有想到,朱明忠會用這樣的排場迎接他,讓他的心裏反倒越發的不甚自在。在朱明忠的陪同下,張煌言一行來到行在的花廳之中。雖說外面是數九寒天,但是這裏卻是溫暖如春,而十幾圓桌上羅列著各種東北特有的山珍美味,那誘人的香氣彌漫著整個花廳,飄入每個人的鼻間。

待到眾人坐定後,由朱明忠帶頭,接下來東北總督方以智然後又是錢磊等人依次向張煌言敬酒,一個個揀最好聽的話在那裏不斷的恭維著,直視張煌言為當世的張陳房杜,無論是可張良、陳平或者房玄齡、杜如晦,這些高帽子可是極少有人給張煌言戴過,而現在一頂頂高帽子戴得他甚至有些飄然,而在飄然之余,同樣感受到一種疏遠。

哎……

看來,有些事情總是無法掀過去啊!

於心底長嘆一聲,張煌方他怕自己酒後失態,每次敬酒都略微舔舔而已。朱明忠、方以智分坐於他兩旁,對於那些關東特有的山珍美葉,張煌言也只是揀點清淡的嘗嘗而已。

為了彌補兩人之間的裂痕,張煌言這次盡量多和朱明忠說話,以期待著修復兩人之間在關系。

“大王,現在朝廷不日既將還朝,你什麽時候進京?”

張煌言的話音一落,朱明忠的心頭立即一陣警覺,難道這就是他的來意?

“不瞞蒼水,本藩已經向皇上遞了折子,請求讓本藩在遼東不動。”

朱明忠放下筷子,挺起腰板,他的神態極為嚴肅。

“你不願意進京?”

張煌言看著朱明忠問道。

“也不是不願意。而是因為這東北事關我大明國運,況且按祖制外藩不得入朝,若是本藩能穩定東北,平定草地,如此,天下百姓既可得數百年安生,本藩亦是心願已足了。”

“大王,下官勸你一句。”

張煌言放下手中的筷子,看著朱明忠說道。

“現在國家初定,正是用人之時,朝廷對你依仗甚多,且大王理政之才,亦非他人所能相比,至於祖制,今時已非往日,焉能一味以祖制相制。中樞號令天下,做好了,對國家的貢獻,要遠勝地方啊。”

現在基本上已經看透張煌言來意的朱明忠心裏卻是一陣無奈的苦笑。

他是真不懂,還是假作不知?

這個時候,還談什麽“中樞號令天下”!

他若是棄藩入閣進入中樞,無異於自投羅網。到時候,那朱由榔還是想殺便殺。他張煌言莫非讓虛名給沖昏了頭,居然連這一點都沒有看出來?

朱明忠想到這裏,決定試探一下。

“蒼水,你從南昌調到京師,可以說是人心所望,朝野所歸。入閣之後,當然是以中樞號令天下,為國家所做的貢獻要遠過江西一省。本藩卻不能跟您相比,姑且不說其它,若是本藩進京,只怕反不如在東北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