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四一章 近水樓台(第2/4頁)

好在地方府縣、巡檢司衙門得知情況後,主動提供工匠、民夫和民用船只等幫助,不至於大軍第二天便拋錨。

但當天晚上駐紮後,朱厚照已是筋疲力盡,連見人的心思都沒有,一頭紮進皇帳裏便不出來了。

江彬得了諭令要在當晚先一步趕去南京,原本計劃跟朱厚照見上一面,結果到了皇帳外被阻攔,他以為是張苑在搞鬼。

可惜再三確認,還通過親信侍衛打探情況,江彬才知道皇帝確實心情不好,這個時候強行去見駕很可能會觸黴頭,只好帶著手下星夜兼程往南京趕去。

……

……

經過五天星夜兼程趕路,朱厚照終於抵達南京。

本來朱厚照雄心壯志,準備過南京而不入,直接帶兵去江西,但經過這幾天折騰後,朱厚照已是筋疲力竭,尤其最後一天趕路不斷舟車換乘,他非常疲累,大隊伍直至子夜時分才進城。

朱厚照根本就不理會站在聚寶門城門處迎駕的文臣武將,還有士紳代表,鑾輿直入皇城,從頭到尾都沒露面。

張永和徐俌會同南京小朝廷的文臣武將,跟著鑾輿到了洪武門,卻吃了閉門羹。

一行在宮門前等候半個多時辰,張苑出來傳話:“諸位請回吧,陛下旅途勞頓需要休息,看來今天不會賜見了。”

在場文臣武將少有跟張苑熟識的,聽到傳話後議論紛紛。

徐俌走上前:“張公公,陛下之前安排的出兵事宜……”

張苑打斷他的話:“陛下怎麽吩咐的,你怎麽做就是,等陛下休息好了,便會接見諸位臣僚,然後領兵親征……你們別誤正事就行。”

說話間,張苑特意往旁邊一直默不做聲的張永看了一眼,目光中多少有些挑釁的意味。

張永沒有跟張苑做任何爭執。

張苑傳話結束,轉身進入宮門。

等候在這裏的人們齊刷刷往徐俌和張永身邊圍攏過來,畢竟南京朝廷最有話語權的就要數這兩位。

徐俌擺擺手:“陛下聽聞江西地方叛亂,禦駕親征,途徑南京,我等只管做好分內之事便可。兵部官員留下來,剩下的人可以回去了。”

一眾官員、將領很快散去,徐俌跟張永帶著南京兵部幾名要員到了白虎街的五軍都督府,此時已經是醜時了。

閉門會議開到寅時三刻才結束。

兵部官員散去,徐俌邀請張永到中山王府做客,二人各自乘坐轎子,到了徐府門前,早有人出來迎接。

徐俌請張永到了自家正堂,坐下來後,徐俌道:“張公公,這幾天可有沈之厚的消息?照理說陛下領兵,沈之厚不可能不過問。”

張永此前一直沉默寡言,徐俌意識到可能張永已知曉什麽,或者是有什麽重要情報因為皇帝到來而不能當眾說。

張永語氣生硬:“聽說沈大人派人去軍中送了上奏,勸阻陛下出兵,司禮監那位轉告陛下後,陛下未做任何安排,之後幾日行軍便未受任何阻礙,就這麽一路到了南京。”

徐俌道:“之厚平時對軍中事務多有過問,作為兩部部堂,尤其兵部管著軍事,他豈能只上一道奏疏便不聞不問了?難道他不該親自去軍中勸諫陛下?”

張永瞄了眼徐俌:“聽徐老公爺的意思,你要阻止陛下去江西平叛?”

“並無此意。”

徐俌笑道,“陛下過境南京,對江南仕林來說是大好事……可惜適逢藩王謀逆,實在是掃興……但既然陛下決意出兵,我等只管配合便可。”

張永非常窩火,搖搖頭道:“就怕陛下出征之事雷聲大雨點小……想當初陛下滿懷雄心壯志,與沈尚書一道領兵前往宣府,征討韃靼人,但沒過多久便沉溺逸樂,不問軍政,短短的路程一再耽擱,沈尚書迫不得已只好提前跟陛下分開,輕車簡從前往大同領兵,按照計劃冒險出塞,準備把韃靼兵馬引入大明預設的包圍圈,合而殲之。”

“對此陛下居然大為不滿,一邊責怪沈尚書未帶上他,一邊繼續慢慢悠悠到宣府,還拒不遵從沈大人制定的作戰計劃,險些釀成大禍。昔日我作為沈尚書監軍,親歷草原,種種驚險歷歷在目,至今心有余悸。此番陛下出征江西,沈大人不在身旁,就怕陛下故態復萌,再次把軍國大事當做兒戲……”

“陛下野心勃勃,想在不依靠沈尚書的情況下,獨自領兵平息藩王叛亂,沈尚書估計也知道很難勸回陛下,所以只能從其他方面想辦法,只是我們不知具體計劃罷了。不過,我還是希望陛下能總結經驗教訓,多傾聽建議,或可一戰而定江西。”

“但願吧!”

徐俌不好評論皇帝得失,道,“回頭讓兵部那邊多準備幾套作戰計劃,讓陛下自行選擇……張公公不妨在府上稍事休息,明日一早一起去面聖,或可助陛下順利平息藩王之亂,我等也可謀得一份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