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魏武揮鞭 曹袁之別(第2/2頁)

後悔之余,袁紹又想出一個補救辦法。他以許都低濕洛陽殘破為由,要求曹操把皇帝遷到離自己較近的鄄城(鄄讀如倦,今山東鄄城),試圖和曹操共享這張王牌。曹操肚子裏好笑,毫不客氣地予以拒絕。[19]

當然,曹操也做出了讓步。他知道這個時候不可跟袁紹翻臉,便上表辭去大將軍一職,讓給袁紹。

袁紹這才不鬧了。其實袁紹不在朝中,號令也出不了轄區的範圍,當大將軍並沒有實質性意義。何況這職位是曹操讓出來的,並沒有面子,只能徒然讓人恥笑。

更何況,曹操可以給他面子,卻不會給他實權,也不會聽他指揮。袁紹因為與楊彪和孔融有過節,便要求曹操胡亂找個茬子把這兩人殺了。曹操卻知道現在不是殺人的時候,更不能亂殺名士。何況就算要殺,那也是曹操自己的事,豈能由袁紹來指揮?

於是曹操又一本正經給袁紹回了一封信。信中說,當今天下土崩瓦解,英雄豪傑相繼並起,君臣將相既不同心也不同德,正所謂“上下相疑之秋”。這時,作為帝國的執政者,即便抱以最坦誠的心態,恐怕也難取信於人。如果還要殺他一個兩個,豈不弄得人人自危?

接著,曹操引經據典教訓袁紹:想當年,高皇帝冊封跟他有過節的雍齒為侯,就安定了整個朝廷和天下,這故事大將軍難道忘了嗎?

袁紹得信,咬牙切齒,卻也無可奈何。[20]

曹操當然清楚袁紹的心思,也清楚他跟袁紹總有一天會公開翻臉。但他同時也意識到,事情並沒有想象的那麽簡單。不要以為你掌握了小皇帝,當了個大將軍,天下就是你的了。沒有的事!事實上,袁紹不聽他的,袁術不聽他的,呂布、張繡這些小軍閥也不聽他的,更不用說遠在天邊的劉表和孫策。

皇帝的旗號並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軍閥的天下只能靠鐵馬金戈打出來。

此刻還不是魏武的曹操,便又揚起了馬鞭。

[11]見《三國志·袁紹傳》裴松之注引《獻帝春秋》。

[12]奉天子以令不臣,是毛玠的說法;奉天子以令天下,是賈詡的說法。見《三國志》之《毛玠傳》和《賈詡傳》。

[13]諸葛亮的說法見《三國志·諸葛亮傳》,孫權方面的說法見《三國志·周瑜傳》。

[14]田豐的說法見於《三國志·武帝紀》裴松之注引《獻帝春秋》,沮授的說法見於《三國志·袁紹傳》裴松之注引《獻帝傳》。沮授的說法在前,田豐的說法在後。

[15]見《三國志·荀彧傳》。

[16]見《三國志·袁紹傳》。

[17]見《三國志·袁紹傳》裴松之注引《獻帝傳》。

[18]比如後來袁紹要打曹操,沮授和崔琰便都說“天子在許”,攻打許都“於義則違”。諸葛亮也說曹操“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

[19]見《後漢書·袁紹傳》。

[20]見《三國志·武帝紀》裴松之注引《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