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 海納百川(第2/4頁)

曹操的用人政策一: 名至實歸 更重實際

第一種關系就是“名與實”。我們知道,世界上有名人,也有能人,名人和能人它不是一個概念,有名的他不一定有能耐,有很多人有能耐他可能不一定有名聲,他可能默默無聞。那麽你在招攬人才的時候就有一個選項,你是要名人呢,你還是要能人呢?曹操的政策是什麽呢?名至實歸,更重實際。這個話怎麽講?曹操他很清楚地意識到,自己要成就一番事業,必須有很多很多的人來幫助他。而且相比較而言,曹操的條件是比較差的,政治資本是不如他的對手的,比如袁紹,他有一個龐大的家族作為支持,比方說孫權,他有父兄留下一片現成的基業,比方說劉備,當然也沒有什麽本錢,但是他自己弄出一個來,劉皇叔,他至少有一張可以騙人的名片,曹操有什麽呢?一說起來,太監的孫子。我們知道在東漢這個時代它是很重名的,因為自從漢武帝獨尊儒術以後漢代便以名教治天下,我們讀孔子的書知道,孔子的學生問孔子說,先生如果做了官,第一件要做的是什麽事?孔子說,必也正名乎。所以在這樣一個時代名是很重要的,曹操明白這一點,所以他希望爭取當時的豪門世族、社會賢達、社會名流這樣一些人能夠來支持他。

所以曹操不是不要名人,而且是很歡迎名人,但是曹操心裏很清楚,這些名人不一定能夠幫忙。曹操的態度很簡單,你來幫忙固然好,幫腔也不錯,幫兇也可以,實在不行,幫閑也行,幫閑我也要;我也不指望你們這些人能夠實實在在地給我做什麽事,我也不指望你們這些人真心誠意地擁護我,只要你們能夠來,你們來給我裝點門面,你們不公開跟我作對,就可以了。曹操是不迷信名人的,曹操也是不重虛名的,曹操的名言就是“不得務虛名而處實禍”,就是曹操更看重的是實在的內容,他是很務實的一個人。

甚至他的婚姻都是很務實的,他的第一任夫人,就是我們曾經講過的丁夫人,丁夫人和他離異以後,曹操就讓他的妾卞氏做了夫人,那就是卞夫人,卞夫人出身是不好的,出身倡家。倡就是倡伎,那是單人旁的,倡伎兩個字都是單人旁的,這個倡伎在那個時候主要是獻藝,一般情況下是藝妓,賣藝不賣身的,但是這個賣藝和賣身之間在當時也沒有什麽嚴格的這個界限,所以這個單人旁的倡伎很容易轉換為女子旁的那個娼妓。那麽這樣的一個出身在當時不但是卑微,而且是卑賤,按照一個講究門第出身的這麽一個規矩,那是不能夠做夫人的。曹操不管,因為卞氏非常的好,出身雖差,人品極好,做人非常地低調,她也給曹操生了好兒子,草丕是她生的,曹植也是她生的,後來草丕被立為太子,卞夫人手下的人開玩笑說夫人啊,你看大公子都做太子了,你得請客啊,開玩笑了,卞夫人說什麽呢?唉,我沒有把孩子教壞,就不錯了,我已經很心滿意足了,我哪裏還敢居什麽功勞啊!曹操外出打仗的時候總是會繳獲一些珠寶、珍寶、古玩、首飾這樣一些東西,他帶回家以後曹操會把這些東西先交給卞夫人去挑選,因為她是夫人,正妻嘛,每次卞夫人都挑一個中等水平的,首飾、珠寶這類。曹操就奇怪,就問她,說我經過觀察發現,你每次不挑最好的,也不挑最差的,你都挑個中等的,什麽原因呢?卞夫人說,挑最好的那叫貪婪,挑最差的那叫虛偽,我挑中等的。這是非常實在的一種說法,所以曹操很欣賞她。

曹操是這樣的一個人,所以他在處理人才的問題上他的態度就是名至實歸、更重實際。

曹操的用人政策二: 德才兼備 唯才是舉

曹操要處理的第二個關系,德才關系,“德與才”的關系。這個問題也是我們歷史上長期以來爭論不休的一個問題,就是當一個人才他的德和才不能兼備的時候,哪個是熊掌、哪個是魚?我們應該選哪個?傳統的說法呢,首先我們要德才兼備,這個話沒錯,但是不能兼備呢?傳統的做法是先德後才,但是曹操這個時候相反,他三次下達求賢令,公開提出一個口號,叫做“唯才是舉”。“唯才是舉”是什麽意思呢?就是當德和才一旦發生沖突和矛盾的時候,首先取的是才,而不是德。那麽這個說法是很容易引起誤解的,所以我們要略加說明,曹操為什麽要提出“唯才是舉”這樣一個口號,而不沿用傳統的德才兼備呢?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當時是非常時期,而曹操又是在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的非常之人,就不能按常規的這種取才的辦法來做。所以曹操有一個說法,他叫做“治平尚德行,有事賞功能”,這什麽意思呢?天下太平的時候,我們可以把道德標準放在前面,慢慢地去尋找那些德才兼備的人,但是現在是一個有事的時候,是一個天下不安定的時候,是一個急需人才的時候,這個時候我們要獎賞的是功能,功就是功勞,能就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