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四) 坐斷東南

【畫外音】在上一集,易中天先生講到,尚未成年的孫權接手了父兄留下的江東基業,但夾在曹魏、蜀漢之間的江東,當時實力並不強大,而且曹魏對江東虎視眈眈,蜀漢對江東不懷好意,孫權也缺乏安全感,所以公元220年,曹丕稱帝,孫權上表稱臣,半年以後劉備稱帝,孫權不為所動。但在曹丕稱帝八年以後,孫權坐穩了江山,發展了實力,最終在江東登基稱帝,他是怎樣做到這一步的?他究竟又是一個什麽樣的人呢?廈門大學易中天教授作客百家講壇,為您精彩品三國之----《坐斷東南》

上一集我們提出了一個問題,就是孫權這個人為什麽值得像周瑜啊,魯肅啊這樣的人來選擇呢?我們的答案是:孫權確實具有領袖的素質,孫權也確實是值得投靠的一個人,他也是三國時期一個非常了不起的人物。後來辛棄疾在他的詞裏面是這樣描述孫權的,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但是,很少有人想到,孫權其實很不容易,我們知道在魏蜀吳三國當中,孫權是最後稱帝的,而且拖了八九年,而且兩次放棄了稱帝的機會,那麽是孫權不想嗎?不是不想,是他不能嗎?恐怕也不是不能。

建安二十五年十月,曹丕稱帝,改元黃初,第二年四月,也就是半年以後,劉備稱帝,改元章武,那這個時候,孫權也可以跟著來啊,反正大漢沒了,那曹丕也當皇帝了嘛,劉備也當皇帝了嘛,那阿Q都知道,和尚摸得,我摸不得,曹丕當得,我當不得,劉備當得,我當不得,他也可以當啊。再說了這個時候,大漢已經亡了啊,你不當皇帝你當什麽?你按照中國古人的觀點,你不是君就是臣嘛,沒有第三種道路,那你不稱帝,就只有稱臣。那麽此刻有兩個皇帝了,你向誰稱臣呢?孫權的選擇是向曹丕稱臣,也就是劉備稱帝的四個月以後,孫權向曹丕稱臣,再過三個月,孫權接受曹丕的封號,封為吳王,這是第一次,放棄了稱帝的機會。

第二次呢,是在黃武二年,也就是曹丕魏文帝黃初四年的四月,東吳的這些群臣向孫權勸進,說大王啊,咱可以當皇帝了吧,孫權說不當,我還是不稱帝。這個事兒呢,本來也是中國古代的一個慣例,就是這些人他要稱公、要稱王、要稱帝,是要讓一讓的,比方說曹操當魏公的時候,其實是很想當的,大家說你也應該當,他說我不敢當,只有周公才能當,我怎麽能跟周公比呢?不好意思啊,他要讓三回。劉備稱帝的時候也是,哎呀,這個我不能當,他也要讓一讓,諸葛亮還要勸進一下。可是孫權這回是真不當啊,他為什麽不當呢?他要有一個說法是不是,他的說法是,哎呀,你們看看,大漢王朝現在成了這副樣子,衰落到這個樣子了,我作為漢臣,不能為王朝盡心盡力,已經非常慚愧了,哎呀,我哪有心思當什麽皇帝呢?相信嗎,大家,鬼都不信。所以他的群臣就認為他是作秀了,就繼續勸進,孫權也知道那個話沒人相信,就說點實在的,他就說我跟你們說句實話吧,他說上一回我本來是可以稱帝的,我為什麽要向曹丕稱臣呢?大家想想當時是什麽樣的情況,是劉備在四月份稱帝以後,六月份,他就帶著軍隊打過來了,這個時候寡人(他不是還沒稱帝嗎,當然稱寡人),那個時候寡人也聽說北方願意支持我們一把,寡人也知道,那魏文帝曹丕他沒安好心,他說是支持我,其實是要挾我們,意思說我們要不聽他的,他一塊打,那劉玄德他從西邊發兵,那魏文帝他從北邊發兵,那寡人不就受不了了嗎,那寡人就只好忍氣吞聲,向他魏文帝稱了個臣,但是大家看看我現在,不是跟他都翻臉了嗎。這個話一半是實話,但是他只能解釋上一次不稱帝,他不能解釋下一次為什麽不稱帝,所以我們來看一下時間表,我這裏列了個一時間表,大家一看這個時間表,就知道孫權是怎麽回事。黃初元年十月,曹丕稱帝,黃初二年四月,劉備稱帝,同年七月,劉備伐吳,八月孫權向曹魏稱臣。這很清楚,他就是怕劉備打他,他要求援。那麽到了第二年,就是黃初三年的六月,陸遜在夷陵大敗劉備,大敗劉備這不就翻過來了嗎?翻過來以後,孫權就對曹丕的態度就不那麽恭敬了,一不恭敬,曹丕一發脾氣,九月份,就派三路大軍伐吳。於是,十一月份,孫權改元黃武,臨江據守,就是跟曹丕翻臉了,然後到黃初四年四月,劉備病逝,同時,群臣向孫權勸進,說你這時候可以當皇帝了。曹魏那邊我們臉都翻了,劉備那邊反正他打敗了又死了,那你就可以當皇帝了,你為什麽不當呢?道理很簡單,以前是只跟劉備翻臉,沒跟曹魏翻臉,尚且不敢稱帝,現在兩家都翻臉了,他還敢嗎?他更不敢了,他更不安全了。實際上孫權這一生,前半生是一直沒有安全感,這是他這個政權最大的一個問題,沒有安全感。孫權在接受曹丕吳王封號之前,給群臣下了一道命令,這道命令值得注意,在這道命令裏面,孫權說了八個字,存不忘亡,安必慮危。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居安思危的意思,他一再提醒他的將領們,據說你們現在出門身上都不帶刀劍,不帶隨從,這是不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