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譯本第2版①序言 等級、格調,新的社會話題(第3/3頁)

其次,在這一深刻的歷史轉型時期,知識分子的價值取向開始由過去的單一形態走向多元,若幹不同的社會思潮將他們分化為不同甚至相互敵對的陣營,貼上了如“新權威主義”、“制度創新派”、“新儒家”、“民族主義”、“後現代主義”、“自由主義”、“保守主義”、“環境主義”、“女權主義”、“市場主義”等標簽。這些標簽的使用,顯然有其現實理論立場的來源。

再者,大多數知識分子的知識結構陳舊,過去多年的無效訓練難以轉化為改善生存的手段,更不足以應付知識更新的挑戰,無法適應從前現代社會②向市場經濟和後工業化社會轉型的現實。因此,由於社會發展的曲折軌跡和方向,多數知識分子從20世紀80年代社會變革推動者的位置上退下來,回到他們惟一熟悉的傳統立場上來。雖然他們希望繼續扮演“為民代言者”的角色,但由於持續的邊緣化,逐漸失去了觀察、體驗和判斷社會現實的語境。他們的立場固然多從“勞苦大眾”的利益出發,但如果語境錯位,則不但無法解釋和實踐歷史變革,而且很容易陷入歷史的詭吊。舉例說,在納粹法西斯統治德國時期討論猶太人的“不良”商業行為,就是忽視價值立場和道德底線的做法,即便冠以“學術研究”的名義,其動機仍然十分可疑,即使不是助紂為虐,至少也是極端缺乏良知和人道主義責任。

事實上,“代言人”總是傾向於成為“指導者”。一有機會,“代言人”就打算指導別人的閱讀,仿佛讀者缺少起碼的文化常識,如果沒有他們的指導,即使像盆栽柑橘樹在廣東不說明等級這樣的文化差異,人們也會搞不清楚,非得他們來指點迷津。在一個多元化發展的社會裏,當人們有權選擇自己的價值取向時,這類“指導”就會顯得既多余又滑稽。

5. 也談“炒冷飯”

既然林文把《格調》一書定位為“西餐炒冷飯”,作為譯者,我想沿著林文的思路梳理一下這一說法。

如果說譯介西方著作應被稱作“炒冷飯”,則自嚴復翻譯《天演論》始的一切引進西方思想的努力均可被稱為“炒冷飯”。所謂“冷”者,意思可能是說某一思想或理論已經在西方不時髦了,卻又被引進到中國來,實在有辱國人的智力。言外之意是“熱飯”可炒,“冷飯”還是留給西方人自己去慢慢吃吧。

若按此分析,便有三個問題需要討論:一、引進西方思想是否是“炒冷飯”;二、何為“冷飯”何為“熱飯”,標準如何定;三、是否只有“熱飯”可炒而“冷飯”不可炒。

對於第一個問題,只要具有常識判斷能力的人就可以回答,因為中國正是在引進和借鑒西方思想的過程中,開始自己的啟蒙和現代性進程的。沒有西方思潮的“東漸”,中國仍會在閉關鎖國的黑暗籠罩之中沉睡。

第二個問題則相當關鍵。一百年來,中國對引進“西學”的選擇充滿血腥的鬥爭,恰恰因為有此排他性的“冷飯”和“熱飯”之分。認為某一理論“熱飯”者,便很容易將其視為惟一“真理”,對其他西方思想盡數排斥。而其判斷標準,似乎只有一條,即能否為實現其一己的政治目的所用。不能為其所用者,一概作為“冷飯”掃蕩之,絕不容許“敗壞”國人的精神。一百多年後的今天,這一習慣仍然未改,即使是一本談論生活格調與社會等級關系的書,也未能幸免被斥為“冷飯”的命運。

第三個問題最說明價值取向。我以為,有些被視作“冷飯”的東西恰恰是西方文化中的精華,只有不斷地“炒”才能使其價值彰顯出來。

這篇序言本不欲討論嚴肅問題,然而“生活格調”引發的“等級”和“品味”大爭論,實在讓人無法不“嚴肅”。也許只有本書作者贊賞的“另類”一族,能真正遊離於種種喧囂之外,不為等級焦慮所困擾。

書通常是給讀書人看的,不讀書的人有其他的消遣方式。但如果一本書內容嚴肅卻進入了大眾閱讀領域,則它的話題必然與大眾有關。《格調》就是這樣的書,無怪書出版後引出了一大堆克隆品種,妄圖靠著相似的外貌蒙騙讀者的錢財。如今一切都已風平浪靜,再讀此書,仍有無限樂趣。於是重新修訂了文字,再加上敝人一篇描寫中國人生活格調的拙作,重新授權廣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以饗讀者。

石 濤2002年2月於北京


① 2002年廣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編者注

② 相對開放的後現代社會而言,前現代社會較為封閉,除了社會生活,更多的是思想上的封閉。——編者注